農業部有關官員:全力應對“孔雀石綠”
記者:“孔雀石綠”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答:“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屬三苯甲烷類染料。由於“孔雀石綠”中的化學功能團三苯甲烷具有高毒、高殘留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我國從未批准將其作爲獸藥用於水產養殖生產。2002年5月,農業部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
記者:既然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爲什麼還有人鋌而走險?
答: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是一個涉及生產、銷售、使用等多個環節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被鑽空子。一些養殖漁民在防治水黴病等病害中使用“孔雀石綠”,個別運輸商用“孔雀石綠”對運輸水體消毒,以延長魚類在長途販運中的存活時間。究其原因:一是水產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差;二是“孔雀石綠”對水黴病的防治效果明顯,價格低廉;三是大多數水產品市場尚未建立准入制度,對進入市場的水產品沒有有效的藥物殘留檢測監控機制。記者:“孔雀石綠”事件發生後,主管部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答:7月7日,農業部下發了《關於組織查處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獸醫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農業部漁業局近日將組織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水產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分赴重點地區,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督查,推進無公害水產品行動。記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孔雀石綠”浮出水面,未必完全是壞事。
答:我們完全不必因此談“魚”色變。近年來,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漁藥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同時組織開展了無公害水產品認證、無公害養殖基地認證,漁藥、水產苗種、魚飼料等農資打假活動。中央財政每年拿出600萬元對重要養殖產品進行藥物殘留監測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推動了各地水產養殖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建立。
記者:要保障大家普遍能吃上無公害水產品,還需要什麼樣的長效機制?
答:一是提高養殖、經營者素質。針對我國水產養殖業者分散生產,漁民安全用藥意識淡薄、缺乏安全用藥知識的現狀,採取廣泛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他們的科學知識水平和質量安全意識。二是建立健全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取決於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產、經營者素質的普遍提高。 孔雀石綠
這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它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科研結果表明,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鑑於孔雀石綠的危害性,許多國家都將孔雀石綠列爲水產養殖禁用藥物。我國也於2002年5月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禁止用於所有食品動物。 肉眼如何辨別“孔雀石綠”魚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是否着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
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的魚,鰭條易着色。
三是若發現通體色澤發亮的魚應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