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量背離明顯
北京二手房均價逼近9000元/平米
“今年二手房市場呈現出了明顯的價量背離現象,交易量增幅很低,而價格增幅很大。”北京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的一位人士如此總結2006年的北京二手房市場。
大多數中介公司都持這樣的判斷。他們認爲,今年的調控政策在打擊投機投資性需求的同時,也壓抑了二手房房源的有效釋放,供小於求的矛盾進一步顯現,二手房價格應勢而漲。
房源吃緊刺激供求矛盾
“儘管今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顯示出了結構性調整的特點,但仍避免不了‘一人得病,全家吃藥’的‘一刀切’。本意是控制投機性、投資性需求的政策,最終打擊了正常的供給和需求。”一位長期關注房地產市場的北京科技大學某教授如此認爲。
“我愛我家”統計顯示,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在加劇。北京二手房市場整體供求比維持在1:5左右,個別熱點區域、個別價格區間的供需比達1:10。其中,30-50萬元區間的房源始終佔據着市場交易的主體地位,其供需比約爲1:5.5;50-70萬元之間的房源供需比約爲1:4.5。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的一位專業人士分析,房源無法有效釋放是刺激供求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徵收營業稅、個稅、土地增值稅在打擊投資性需求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二手房市場的正常交易,致使房屋交易成本上升,從而使不少業主‘惜售’或‘由售轉租’。”他還認爲,在交易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再加上北京新房住宅價格明顯高於二手房價格,這使不少要通過賣二手房來實現自住升級的業主選擇了暫緩出售。據該公司統計,約六成的業主出售二手房是爲了購買一手房自住。
但在房屋持有成本相對很低,而出租收益率頗高的情況下,一些業主繼續看好北京樓市,想再等房屋升值,這也影響了房源的釋放。
北京市鏈家地產的統計顯示,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6645套,比去年同期的7331套下降了10%。“我愛我家”預測,今年全年總交易量爲76000套左右,同比增幅約爲8%,這一數字將創出2000年來年增長率的歷史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