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事鬧大已有前車之鑑
採訪中,省、市、縣的一些領導及公安民警認爲,回過頭反思“117”事件,這是一件並不複雜的刑事案件引起的重大羣體性事件。如果公安機關偵破得力,迅速結案;如果當地黨委政府處置得當,及時安撫好死者親屬;第一時間公佈案情澄清傳言,事態完全可以控制,不至釀成大事。
“但問題就出在我們的一些領導幹部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缺乏對人民羣衆的感情,缺乏政治眼光。”大竹一位幹部說。
而不到兩個月前,2006年11月10日,與大竹相距不足100公里的廣安市,同樣因個別單位缺乏政治敏感,一起普通的醫療糾紛引發了上千羣衆聚集、打傷民警。
2006年11月7日下午,廣安市廣安區一名3歲男童熊某誤服農藥後,被爺爺送到廣安市第二人民醫院,經搶救無效於當晚死亡。
此後,死者親屬對小孩死因提出質疑,認爲是醫院搶救不及時,要求賠償,並在索賠未果的情況下,將死者遺體擺放在醫院門診大廳,引起大量過往羣衆圍觀。
此後幾天,死者親屬行爲激動。同時,社會上謠言四起,如“因爲死者爺爺沒帶夠錢,醫院就不積極搶救才死人的”、“因爲沒有錢,醫院不給中毒小孩洗胃,只是輸了些液,耽誤了搶救時機”,甚至還有傳言說“警察打死了3個圍觀學生,打傷10多個”。
11月10日晚20時40分左右,市二醫院大門口聚集的人羣中,有人開始向警察投擲石塊、鞭炮,並衝擊警戒線,砸開醫院的捲簾門,200多人衝進院內。
後經四川省和廣安市大力工作,各種謠言被澄清,事態迅即被平息。
總結這起事件時,廣安市委書記王平說,對於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衛生醫療機構、醫生和基層幹部對其可能引發的問題不夠敏感,問題久拖未決,從而失去了做好死者親屬工作、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醫院本想花小錢,息事寧人,但恰恰埋下了事態擴大的禍根。
“換屆思維”錯過處置時機
上述事件發生間隔這麼短、距離這麼近,爲何沒有受到大竹地方領導的重視?據瞭解,“117”事件醞釀暴發的前幾天,正是大竹縣人代會會期,爲完成換屆選舉,大竹縣領導投入了相當精力以求開好這次人代會。
“換屆選舉是方方面面關注的一件嚴肅的大事,縣裏爲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對社會上出現問題誰也沒有準備。”大竹縣一位幹部說。
“如果時間能倒回,如果早知道楊代莉之死會引發如此嚴重的事件,大竹縣的領導也許寧肯推遲人代會會期也要把楊代莉死亡事件處理好。這其實是一個如何算賬的問題,需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眼光。這再次告誡我們的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要進一步加強執政理念的學習,不斷提高複雜情況下的執政能力。”達州市委一位老幹部說。
四川省委通報指出,對事態發展“缺乏政治敏感性”,“縣級黨政及有關部門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沒有及時報告,錯過最佳處置時機。”是事件發生原因之一。
採訪中,大竹縣的一些幹部告訴記者,這次事件給縣領導的教訓確實深刻,人代會期間發生的事居然都沒引起高度重視,真正應了“人民能把你選上去,人民也能把你拉下來”這句話。
對縣委書記王偉被停職檢查一事,一位幹部認爲,領導幹部頭腦中始終應繃緊兩根弦,一是羣衆利益無小事,二是既要抓經濟也要講政治。識大局才能顧大局,從而促全局發展。
關注羣衆利益一刻也不能放鬆
記者調查中發現,無論是大竹“117”事件,還是廣安“1110”事件,直接參與的人基本上都與死者無親屬朋友關係。
廣安市委書記王平說,當前社會處於轉型期,社會潛在的各種矛盾常常由於一個“火星”而點燃。從10日晚至11日凌晨發生事件看,死者的親屬並未參與。死者的母親也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一起事件,因此感覺壓力很大,甚至擔心政府以後會追究其責任。由此可見,醫患糾紛只是“1110”事件一個“導火索”。
在“1110”事件的處置過程中,被警方拘留的31人均爲無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人員,無一人與死者有親屬關係。這些人蔘與動機非常複雜,有趁火打劫的,有藉此發泄怨氣的,有的甚至找不到原因,屬於無意識地盲從。
同樣據事後調查,大竹“117”事件中參與人員和在網上發佈不實信息的人員中,並無死者的親屬,大都是和楊代莉死亡事件無關且“無直接利益衝突”的羣衆。
近日,四川省委結合大竹“117”事件等,正在全省開展爲期3個月的幹部作風整頓活動。在達州,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正以大竹“117”事件爲典型教材開展學習整頓。突出進行“五查五整治”即:嚴查黨員幹部對人民羣衆的感情,整治對待羣衆冷漠生硬、麻木不仁的問題;嚴查幹部隊伍的紀律作風,整治幹部不作爲甚至亂作爲的問題;嚴查幹部隊伍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整治執行能力不強、執行水平不高的問題;嚴查黨政機關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整治幹部身陷非法利益格局的問題;嚴查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整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不力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