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協與天津等45個省市消協昨天聯合發佈了“全國城鎮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一萬多份問卷反映出人們的消費維權意識在不斷提高,人們對個別商家缺乏誠信、假冒僞劣商品太多、虛假廣告誤導消費和房價過高等消費領域問題難以接受。
-消費者沒要求賠償原因有三
消費者認爲維護較好的前三項權利依次爲:“選擇權”、“安全權”和“公平交易權”;消費者認爲維護較差的前三項權利依次是:“索賠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調查顯示:消費者沒有要求賠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35.2%的消費者是因爲“費時費力”,27.0%的消費者是因爲“損失不大”,25.5%的消費者是因爲“舉證難”。
-一半以上消費者認爲商家欠缺誠信
調查顯示:經營者履行較好的義務,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法定和約定的義務”、“出具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的義務”和“接受消費者監督的義務”。經營者履行較好的義務是“履行法定和約定的義務”,履行較差的是“三包”或其他責任。56.6%的消費者認爲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經營者的誠信度“一般”。
-三類消費問題最突出
位居前三位的消費領域最突出的問題是:假冒僞劣商品太多、虛假廣告誤導消費和房價過高難以承受。
消費者反映比較強烈的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主要是:(1)手機投訴量居高不下,已經成爲難以解決的突出問題;(2)食品安全問題仍然突出,損害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3)商品房信息不透明,價格形成機制不健全,房屋質量問題突出,開發商違約情況屢見不鮮;(4)網上購物、銀行卡服務、中介服務、維修服務、美容美髮、郵購等新興服務行業存在較多的損害消費者權益問題,亟需加強治理;(5)房屋裝修問題多,給消費者帶來財產損害甚至人身傷害;(6)不平等格式合同在一些行業仍然存在,清理和糾正的任務依然艱鉅。此外,消費者對醫療收費、保險及相關服務、水、電、氣、暖供應、商業促銷、家電售後服務、物業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反映也較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