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網友參加討論


根據“十一五”規劃,天津市已明確在2010年前完成地鐵2、3、9號線建設。隨着地鐵建設的逐漸展開,大量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詢問有關地鐵規劃、設計、建設方面的問題。爲此,本報記者專程走訪了地鐵1號線建設總指揮、地鐵運營公司經理侯樹民以及地鐵2號線項目公司經理周毓林。
地鐵2號線施工
穿越海河最艱難
在科技的偉力和人類的智慧面前,“遇水架橋”不再是人類跨越江、河、湖、海的唯一選擇。曾被視爲天方夜譚的水底交通之夢,如今已變成現實。據瞭解,本市地鐵2號線將首次穿越海河,當然,擺在施工人員面前的是一道道科技難題。
地鐵2號線項目公司經理周毓林告訴記者,地鐵2號線最艱難的施工就是東南角站至建國道站的盾構掘進施工。“雖然我們的盾構工藝比較成熟,但是穿越海河還是首次,需要摸索經驗。此外,河中的岩石、淤泥對刀具的磨損很大,盾構掘進施工中還可能遇到各類障礙物,如廢棄鋼筋砼樁、舊橋臺等。”
昨日,記者來到盾構掘進施工現場。在有關施工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沿着兩層旋轉的扶梯下到近20米深的盾構井中,此時擡頭向地面的井口望去,天空彷彿只有乒乓球檯大小。前行約50米,一臺巨大的盾構機擋住了去路,盾構機旁,幾名專家正與技術人員商量着什麼。
據施工方介紹,盾構機內部暗藏一個“小工廠”進行指揮,掘進、除渣、護壁、拼裝管片等工作一氣呵成。盾構機前面有一個圓形刀盤,刀盤上裝有刀具,在刀盤的驅動旋轉下,水底的岩石會被切成碎塊,並通過管道輸送至外部。
施工方爲將風險降到最低,盾構機全部選用了碳化鎢鋼的耐磨刀具,而且“過河”前還會對刀盤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更換可能出現問題的刀具,以減少在河中換刀具的可能性。
“與地鐵1號線不同,地鐵2號線除位於終點站的一座地面站外,其餘車站都是地下站,而且均爲島式站臺,因此外環線以內,地下線路施工將全部採用盾構機完成。”周毓林介紹,盾構掘進施工從每個車站的底部始發,大約需要15至16臺盾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