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報專訪“go believe”作者王正
希望更多民族企業都有好洋名
王正表示,自己的“神來之筆”能被“狗不理”認可,確實是沒想到的,而且“狗不理”將這個英文名註冊爲商標的速度之快也讓他感覺到了民族企業目前對於商標保護的積極態度。“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爲更多的民族企業取出最適合的英文名,以自己的力量把我們的文化宣傳給世界。”
昨天,當爲“狗不理”取出“go believe”這個英文名的王正先生得知“狗不理”已正式將其註冊爲英文商標後異常興奮。
目前在天津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王正先生說,早在幾年前他在澳大利亞留學時,看到國外一些商家的招牌都特意標出英文以外其他文字的名字,就感覺國內也應該向人家學習,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我們的文化。正因爲有了出國的經歷,更加深了他對家鄉文化的感情,這也是本報與市餐飲協會共同發起這個活動後,王正積極參與的原因。
“再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北京奧運會就要開始了,天津作爲協辦城市之一,肯定也要接待大量的外國遊客,利用這個機會,把我們的文化介紹出去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王正說,他覺得,本報在這個時候發起“給咱好館子,起個洋名字”活動恰到好處,不僅能切實爲北京奧運會做點實事,也能讓老百姓親身參與到奧運建設中來,利用自己的能力爲家鄉做貢獻,爲2008北京奧運會做貢獻。
其實,在王正看來,自己能想出最終被“狗不理”認可的“go believe”,還真得感謝那名“拋磚引玉”的樑大爺,正是樑大爺爲“狗不理”取出的第一個英文名,才讓他有了靈感。“當時,我就考慮怎麼讓這個英文名的音與中文名更加接近,而且翻譯過來的意思還得好,這確實是一件挺難的事。不過,樑大爺想出的‘king believe’在某種程度上說,把這個難題化解了不少,按照樑大爺的思路,我靈機一動就想出了現在這個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