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9月,我最後一次訪問泰國,受到泰國官方、民間和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泰國已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我會見了泰國國王普密蓬,雙方就水電建設、伊拉克局勢、禁毒、反恐等內容深入交換了看法。我們還參觀了泰國著名旅遊勝地普吉島,留下了美好印象。令人遺憾的是,在2004年12月底印度洋發生的那場巨大海嘯中,普吉島遭受到直接衝擊。欣慰的是該島的旅遊業正在迅速恢復。
中美關係一直在起伏中前進。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中國是充滿經濟活力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一貫希望兩國關係得到正常發展。這一時期,中美在南海發生了撞機事件,美方嚴重侵犯了中國領空和領土。在這場中美危機中,美國自知理虧,向中方道歉後,事件得到妥善處理。經過多次曲折的談判,中美最終達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並取得美國永久性最惠國待遇,雙方實現了“雙贏”。
2002年是中澳建交30週年,9月,我再次訪問了澳大利亞,與霍華德總理舉行了友好的交談,他表示中國的發展是澳的機遇,希望繼續擴大深化與中國的全面合作關係。訪問期間,雙方就澳大利亞向中國廣東輸送液化天然氣取得一致。中國已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並且還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議會外交是中國奉行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議會成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因此加強與各國議會的瞭解與交往,對促進國家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00年8月30日,我在聯合國千年議長大會上發表演說,強調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得到與會者的廣泛贊同。2003年3月10日,我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就開展議會外交工作作了總結。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但哪一個也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世界仍然動盪不安,局部戰亂和衝突不斷髮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爲時代潮流。中國將會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創造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將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爲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書實際字數約38萬字,分上、下兩冊,收錄的230多幅照片絕大部分是首次公開發表。
本書是由我的日記選編而成,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真實性可以信賴。其中對某一個國家或國際事件的評價,純屬個人意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免有不同的看法,不足之處,請讀者加以指正。
李鵬
二00七年九月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