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文章:公共事件凸顯治理脫節
網絡媒體推動公衆事件凸顯社會治理條件的變化,一些基層幹部的治理理念、素質與當前民衆、執政環境需求存在“治理脫節”
新年前後,遼寧、陝西、湖北等地相繼發生了西豐事件、綏德事件、天門事件等衝突事件。這三起事件經網絡輿論傳播放大,造成廣泛社會影響,有關專家認爲這等同於新型公共安全危機。在媒體的“定向衝擊力”之下,一些地方基層主要幹部暴露出不善應對新型事件、執政觀念落後、政治敏感性差等問題,執政理念、手段與現代社會要求出現明顯“基層治理脫節”現象。
網絡助推個案升級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傳媒預警研究”課題組負責人、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喻發勝分析了近期三起侵權衝突事件的共性:一是事件起因均是“枉法行政”,個別領導幹部或執法人員羣體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利;二是事件發展均經網絡傳播放大,當事人遭受巨大輿論壓力;三是事件處置雖從一定程度上回應了網民要求,但輿論並不因此平息,反而向批評幹部權力、政治體制等方面轉移。中國人民大學塗光晉教授認爲,近兩年來,無論是政府組織還是社會組織,越來越多的公關危機開始由“公衆”危機向“公共”危機轉化,即由組織與特定公衆的關係危機,演變爲涉及公共利益、危及公共安全、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危機。
社會學家、武漢大學博導周長城教授認爲,這幾起侵權個案經網絡傳播,形成“輿論風潮”,其影響覆蓋面大大擴大,不僅給社會心理投下陰影,還帶來不少影響穩定的隱患,已具有公共事件的性質,構成了一種新類型的公共安全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