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大學生創業這一話題展開的討論和爭議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有資料顯示,從1999年武漢大學生李玲玲成爲中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第一人至今,大學生創業已經有近10年的歷史。雖然不管是在政策上、培訓指導上,還是社會輿論支持上,社會各界都已經給予創業大學生很多幫助,但是依靠自主創業解決就業的大學生依然是少之又少。
專家會診大學生創業

做蛋糕、賣蔬菜,大學生創業形式五花八門。
商學院大四男生廖海軍開家奶茶連鎖店
到創業中心諮詢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近日本報特別採訪在大學生創業方面的專家,他們中有成功的企業家,有負責校內指導、校外培訓的專家。他們將從大學生創業的艱難、優勢、問題等諸多方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以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爲那些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吳樹桐 天津市泰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月波 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
李占強 天津市創業指導中心創業指導專家
矛盾:
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從有“大學生創業者”這一名詞開始,有關大學生是應該先就業還是先創業的問題就成爲社會各界爭論的焦點。雖然目前衆多高校都給大學生安排創業培訓,政府也給予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很多幫助,但是依然無法阻擋“大學生應該先就業再創業”呼聲的存在。
在這一問題上,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劉月波主任持相同的觀點。劉主任在接受採訪時曾經多次提到,他更提倡大學生先工作三五年,積累社會經驗、工作經驗之後,再去自主創業。
“我國大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還是以學習理論知識爲主,學生們所接受的創業教育明顯不足。”劉主任說,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開展創業教育,但即使這樣,對於社會經驗、經濟基礎都很匱乏的大學生來說,依然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貿然“下海”,溺水的可能性極大。此外,在校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必然會分散他的經歷,從而影響他的學習。不管畢業之後就業危機多嚴重,身爲學生首先還是要先完成“本職工作”,這樣也是爲以後的成功打好基礎。
作爲一家企業的“掌舵人”,吳樹桐總經理認爲,大學生在選擇就業和創業時應該根據自身條件而定,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都同樣嚴峻。“自主創業是就業的一種方式,就業同樣也是創業的一種,兩者之間並沒有天壤之別。”吳總認爲,在這兩種身份之下,信用、盡善盡美的工作態度以及清晰的工作定位同樣是缺一不可。
問題:
激情上馬喜憂參半
雖然社會各界對於大學生創業的觀點不同,但兩方觀點中卻有着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擔憂。
作爲創業指導專家,李占強先生接觸過很多自主創業和準備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他們的創業熱情很高,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創業經歷,也沒有創業基礎,創業計劃完全憑個人主觀願望和想象去制定。”在這種條件下出臺的創業計劃想法簡單,創業思路粗淺,創業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同樣,劉月波主任也認爲,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否成功,技術、資金和社會關係是三個關鍵條件,但這三個條件恰恰是現在衆多大學生所欠缺的。
“技術就是創業的資本,資金是創業的‘敲門磚’,社會關係也就是很多人講的人脈,是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劉主任說,多數大學生在畢業之前都依靠家庭生活,可以說沒有任何經濟基礎。不可否認有些大學生的創業想法很好,但是苦於沒有啓動資金而遲遲不能成行。創業離不開資金,當然如果父母可以提供經濟幫助能夠緩解這一問題,但是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資金仍然是阻撓他們創業的一大難題。
此外,豐富的社會關係是公司開拓業務渠道的有效資源,是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條途徑,但就是這條無法繞開的途徑卻讓一直生活在校園裏,沒有社會關係的大學生屢屢受挫。
當然,相比較社會上的其他創業者,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樣也有着他們自己的優勢。“他們年輕,文化程度高,對新生事物敏感。”創業指導專家李占強表示,他們對於新鮮事物、新鮮行業感知快、接受快,對他們開展一些科技性的創性行業非常有力,特別是部分大學生擁有發明創造的專利。相比較普通創業者來說,接受過相關專業系統教育的大學生可以選擇某些“含金量”較高的行業進行創業。如果再能結合自己多年所學的專業,掌握好相關的企業運作方式,他們的創業之路將越走越寬。
建議:面對商機 理智行事
創業市場雖然商機無限,財富卻並非俯拾即得。
“確立創業目標創業者不能以能夠賺多少錢爲目標。賺錢是重要的目標,但不是唯一的目標。”吳樹桐總經理認爲,創業從廣泛的意義講應該是創造自己的事業。
要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在一個人的生活和事業中,合作伙伴非常重要。“你的合作伙伴要與你互補,能夠增強你自己的優勢。”此外,在創業之前一定要選擇好創業領域,一定要選未來有發展潛力的行業,而不能是“夕陽產業”。
除了以上幾點外,吳總認爲在事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應該注意兩個核心問題,那就是德與能。“德是一種做人的資本,如果你是一個品德好的人,懂得謙讓、無私、樂於助人,那麼接受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你得到的支持也就越來越多。能也就是能力,在這裏並不是說有了知識就有能力,知識和能力之間還要有一個實踐和自己領悟、提高的過程。”
“在創業過程中,從始至終都要擁有執著的精神。”吳總說,不管是創業者還是就業者,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執著的精神將促使你堅持下去,直到順利完成任務。
此外,劉月波主任認爲,大學生在創業之前要認清自己所處的創業環境,學習相關的企業管理知識、財務知識等都是不能缺少的環節。而創業指導李占強則告誡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初始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很多大學生在創業之初目標定得很高,有強烈的優越感,卻忽略了創業的艱苦和困難,結果往往是以失敗而告終。希望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放低姿態,把心態放平和,避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走好創業之路。
總之,大學生創業雖然步履艱辛,但是也並非走投無路之舉。只要你正確面對,擁有明確的目標,具備探索的勇氣和獨自承擔風險的能力,未來一定會春暖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