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0高齡的趙鳳桐老人,精神矍鑠。對於年輕時候的事兒,趙鳳桐有些淡忘了,但對於過節的記憶,卻深刻無比。插艾草、做老虎褡褳、包粽子、做游戲、吃大餐、穿新衣都是她小時候每日裡盼望的事兒,於是,節日便長在了趙鳳桐的盼望裡。
艾草飄香蚊蟲不侵
趙鳳桐父母早逝,跟隨大伯住在天津。那個時候,兵荒馬亂,趙鳳桐家在英租界,不用每日逃難,但家裡並不富裕。平日裡,趙鳳桐沒有學上,只能和門口的小伙伴們一起玩。還要幫助家裡燒火、做飯。只有到了節日,纔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魚肉。
『小時候家裡窮,粽子一毛錢好幾個,可還是買不起。』趙鳳桐回憶道,『但過節總有點講究,家裡都會買些粽子回來,每人吃上半個。』在那個年代,吃粽子有點奢侈。但插艾草、掛老虎褡褳則是老百姓手到擒來的。小時候,那些艾草都是野生的。大人們采來,剪掉根兒,用火輕輕地燎一燎,就插在門上。再買上幾張紅紙,剪上幾個紅葫蘆,貼在門上、艾草上,趨吉避凶,討個吉利,湊個熱鬧。這些艾草還有淡淡的香味,能防蚊蟲。端午節是初夏,蚊子、蒼蠅、蜈蚣、蠍子等昆蟲毒蟲都開始出沒,蜇傷咬傷人的事時有發生,艾草的味道便能驅趕這些蚊蟲,夏日生活便清爽了許多。
老虎褡褳祝福子孫
不管什麼時候,孩子都永遠是大人們的掌上明珠,這逢年過節,給孩子准備的吃的、穿的、戴的可著實不少。老虎褡褳、蛤蟆鞋、五毒鞋等都是給孩子討吉利的飾物。那個時候雖然窮,但窮人自有窮人的辦法,用一雙巧手自己制作。趙鳳桐說,拿點布頭、碎布就能縫出特別好看的老虎褡褳。先用布頭做個布老虎,再像捏糖三角一樣,用圓布片做點大蒜、黃瓜、水蘿卜等,然後縫個小荷包,裡面放上些花椒、艾草葉子。這樣一串穿起來,特別漂亮。從五月初一孩子們就得把老虎褡褳掛在身上,到了端午節再扔掉,是『扔災』的意思。
老虎、蛇、蜈蚣、壁虎、蠍子這『五毒』繡在鞋子上,或者把蟾蜍繡在鞋上,給孩子穿上,還能驅邪避凶,討個吉利。那個時候過端午每個小孩子都穿這種布鞋。可能樣子沒有現在的鞋子那麼好看,可是大人一針一線給繡上的『五毒』飽含著對孩子的祝福和疼愛,小的時候或許不懂,但為人母親以後,趙鳳桐每到端午也都會給自己的子女、孫子、孫女做上一雙『五毒鞋』,願他們身體強健,百毒不侵。

吃喝玩樂節日情結
過年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孩子們平時缺嘴兒,只能吃些棒子面、豆面、山芋面。過節的時候終於可以開開葷,解解饞了。白面、燉肉、熬魚這些好吃的也只是在年節的時候纔有。年幼的趙鳳桐自然對節日情有獨鍾。一到端午,這包粽子也是孩子們的最愛。大人們提前一天泡好了江米,買好了粽葉,糗上豆餡,洗淨小棗。將這些東西都放在大盆裡,便開始包粽子了。先用兩三片粽葉打成圓錐形的底兒,然後把米放進去,盡量壓實些(不然會走形),米加至尖角出形後在中間包餡然後再加米,裝滿圓錐再沿著邊往上裹葉,大概要加兩三片葉,然後按緊收口,裹葉的上邊剛好是三個角,一個斜四角粽子就成形了。口中銜著幾根線繩,輕巧地一劃,從口中准確地落在包好的粽子上,用手一轉,線繩已經將粽子捆好落入了旁邊的鍋中。大人們動作利索,兩個小時就能包上一盆。孩子們也不閑著,玩著盆裡的水,流著口水看著包好的粽子。等待上火一煮,這香噴噴、甜絲絲、熱騰騰的粽子就到嘴了。『那時窮,粽子就是最好吃的。』趙鳳桐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過節的東西平時也吃,反而倒不覺得那麼香了。』
逢年過節做游戲也是少不了的。平常要幫助家裡做飯,可過節這天不僅能吃好喝好還能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那個時候的游戲也十分簡單。用白粉筆在地上劃上一個格子就能跳房子。找幾個沒用的火柴盒,用布頭做幾個布娃娃,就玩起了過家家。雖然便宜,卻玩得特別開心。『用白紙疊好,剪成條條,中間綁個老錢,就是毽子了。』趙鳳桐想起兒時的游戲還是津津樂道,拿起一張白紙就做起了示范,怎麼折,怎麼剪,全都記憶猶新。
現在的趙鳳桐老人已經90高齡了,可小時候的節日仍然根植在她的記憶深處。盡管腿腳不利索,走不了路,可她還是吩咐女兒幫她買紅紙剪紅葫蘆。家人拿來艾草以後,她要親手剪一剪,燎一燎,插一插。還要親自給小四輩兒帶上老虎褡褳,祝福他一生平安。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