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城際站房 |
![]() |
城際站房內的小超市 |
![]() |
城際站房一層進站口 |
![]() |
自動售票機 |
![]() |
售票區 |
![]() |
地下一層公交車落客區 |
![]() |
通往地下一層的扶梯 |
新站·城際票價
昨日從鐵路部門獲悉,京津城際鐵路車票將於7月31日上午8時30分正式開始發售。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將正式運營。記者昨日從鐵路部門了解到,京津城際列車票價已經確定,一等座69元,二等座58元,比現有的京津動車組列車分別高出18元和16元。
京津城際鐵路票價問題一直是許多市民關注的焦點,但一直沒有公布正式票價。記者昨天在新南站二層的售票大廳發現,一二等車票價已經在大廳的票額顯示屏上公布:一等座票價69元,二等座票價58元。
在一個售票窗口,當記者詢問票價時,售票人員也告訴記者,一等座的票價是69元,二等座票價是58元。『北京到天津的動車組列車的二等座票價是42元,一等是51元,新的定價好像有點高?』面對記者的疑問,售票人員解釋說:『京津城際鐵路的運行時間只有普通動車組的一半,票價肯定會高一點。』
記者了解到,8月1日正式開通後,京津城際鐵路動車組列車實行試行運價。試行滿一年後,將按法定程序制定正式運價。
新站·歷史變遷
當年『老龍頭』 今朝樞紐站
記者采訪了十多位見證天津站變化的乘客和鐵路職工,他們都表示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明一座火車站的歷史及其對於一座城市的意義……
說起天津站的百年變遷,許多鐵路老職工都能侃侃而談。在鐵路上乾了一輩子的孫茂嶺收藏了許多關於天津站歷史變遷的資料。1975年,剛剛17歲的孫茂嶺進入鐵路系統工作。從附屬工作組的一名普通工人,到現在的貨車車組人員,孫師傅在天津站一乾就是三十多年,在他心裡,天津站幾十年的變遷陪伴著他走過了漫長的鐵路職工生涯。
要說對老天津站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廣場上的候車場面了。孫師傅介紹說,從前的天津站沒有候車室,所有旅客都聚集在前廣場上,大家或蹲或席地而坐,廣場上黑壓壓的一片人。孫師傅說,每次他們要進站接車時都要經過廣場上的候車人群,因為人太多,穿過人群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神,同事們都開玩笑地說,他們是在跳『地雷陣』。
變遷:1888—2008
天津火車站始建於1888年,初站址建於『旺道莊』。於1892年移址至海河畔『老龍頭』處,故隨地名稱『老龍頭』火車站。上世紀初,因『庚子兵變』車站被毀,1902年在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車站,並在車站廣場中央構築『老龍頭』紀念碑(後拆除)。為組織國際聯運業務,在第一站臺裝設了上下行共用的進、出站信號機,並於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站臺(國際站臺)成功地開出了第一列國際列車。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車站沒有較大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年,天津站擴建了千餘平方米的候車室,直至1988年改建前,客運量急劇增長。1987年,天津鐵路樞紐改造工程被列為國家『七五』計劃重點工程,於當年4月15日開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1988年天津站改造後,運力得到很大提昇,車站環境明顯改善。近20年來,天津站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樞紐,為天津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7 條,查看全部 | ||||
![]() |
這樣的價格能有多少人乘坐的起?發車間隔還最少3分鐘,鐵路部門對上座情況這麼樂觀嗎?同樣的價格明顯對天津乘客不公平!這樣的票價,偶爾坐坐還可以,要是每個週末迴天津一次,花銷大不少了!除了這個城際特快,老百姓去北京還有其他選擇嗎?
這樣貴的票價能叫公交化嗎?
應該到北京站
還整個零頭幹啥?!
太貴了
每週往返京津一次,現在的車票加上公車或者打車,是比不小的支出,雖然快了半小時,可列車停靠南站,太遠,市民並沒得到多大的實惠,車次倒是挺多的不過早上晚上的時間估計還是人滿爲患,總之真不知道今後怎麼高效又省錢地去北京了。
很很很先進 長遠看絕對是好事 不過票價如果定在30塊左右或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
國家 給我們修這麼好的鐵路, 下面樓的人還唧唧歪歪的。 二等座纔不到六十 這已經是底線了。 票價不說, 由此帶來的土地升值,北京帶來的商機是更爲顯著的。
我覺得這個票價是和諧的,還有點偏低
今天看新聞,好像3種車都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