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陳嘉榮正仔細察看錢幣。桌上擺滿了他收集的各式古幣。
68歲的陳嘉榮老人家裏擺滿了各個時期的中國錢幣。每拿起一枚錢幣,老人總能講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父親留下八個銅錢
陳老告訴記者,他的收藏是從60年代父親去世開始的。當時20多歲的他收拾父親遺物時,無意間發現了八個清朝銅錢。出於對父親的懷念,他開始收集其他清朝錢幣,希望把清幣湊齊。當他費盡心思終於得償所願時,卻從收藏中找到了樂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南市、古玩城等古玩集散地經常可以看到老人的身影。如今,年近七旬的陳老家中已有古錢幣、現代幣、紀念幣等兩千多種一萬餘枚錢幣,但至今陳老仍沒有停下收藏錢幣的腳步。
舉債當表收藏古錢
陳老在收藏錢幣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他指着收藏中最珍貴的大明寶鈔告訴記者,這張寶鈔當時賣家要價3500元,在他的軟磨硬泡下,賣家才勉強降到2000元。這在90年代初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時手頭不寬裕的他只得向弟弟借、向朋友賒,東拼西湊纔買到了這件今天的“鎮宅之寶”。
老人說,像這樣的事並不少見,爲了收藏錢幣他當過手錶,幾天幾夜地熬通宵。但他不覺得這是吃苦,就算是吃苦也是收藏的樂趣之一。
爲了收藏有“三不”
當問到收藏有什麼好處時,陳嘉榮老人很乾脆地答道:“收藏是我的健康藥。爲了收藏錢幣,我有‘三不’:不抽菸、不喝酒、不品茶。”不僅如此,想收藏自然不能待在家裏,年輕時四處尋寶讓老人練就了好身體。如今年近七旬,他仍然不時到社區做展覽、講解錢幣知識。他說:“現在許多年輕人總是在電腦前坐着,這樣對身體很不好,作爲青年應該有自己的精神愛好,像我的兒子、兒媳婦、孫女都有自己的收藏愛好,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