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獄中擔任主播 獲十個月減刑
接到判決後,張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而與男友的分手更讓她難以承受。
2007年4月,張笑來到天河監獄服刑。該監獄13分監區副分監區長邱麗麗回憶說,張笑剛來時特別不愛說話。雖然在所有女犯裡年齡最小,卻看不出一點年輕女孩應該有的活潑。由於從小嬌生慣養,她的生活能力也比較差,內務衛生經常不合格。為了幫助張笑打開心扉、樹立自信,管教乾警經常找她談話,還鼓勵她當班長,維護班內秩序,帶領其他犯人參加勞動等,讓她學會承擔責任。此外,分監區有文藝活動也讓她擔任主持人。漸漸地,張笑的性格開朗起來。
2008年1月,張笑因為出色的外形條件被監獄選為擔任《天河之聲》的女主播。該節目每周五播出一期,內容都是獄內新聞。雖然對鏡頭並不陌生,但張笑從沒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她有些猶豫。『你這麼漂亮,人又年輕,有什麼不行的?』在乾警的鼓勵下,張笑坐在了鏡頭前。『第一次錄節目的時候,我緊張得手腳冰涼,語速忽快忽慢、說話也磕磕巴巴。乾警讓我放松,十多分鍾的節目錄了1個多小時纔過。』張笑在警官的指導下利用業餘時間反復訓練,還閱讀專業書籍以提高播音水平。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張笑已經能夠自信地面對鏡頭了。
在擔任播音的同時,張笑還積極給獄內報紙投稿,將她自己的反思和對乾警及親人的感謝記錄下來。因為表現良好,張笑獲得了改造積極分子的獎勵。
記者采訪的當天,天河監獄針對張笑等16名服刑人員召開了評審減刑、假釋案件現場會。針對各分監區呈報的減刑、假釋申請,由主管管教的監獄長、獄政科科長以及監獄監察科和駐監檢察室等相關科室的領導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將進行公開聽證。最後由法院依據監獄管理部門呈報的服刑人員情況,予以核實,裁決減刑。除了被減刑的服刑人員之外,聽證會監獄還邀請服刑人員的家屬參加。張笑的母親喬女士也來了。
『張笑,呈報減刑十個月……』當張笑本人和評審委員會都表示同意後,副監獄長王清看了一眼喬女士:『你有什麼意見嗎?』『只要孩子好好地改造,家長什麼時候都不拋棄她……』身材消瘦的喬女士說著眼圈就紅了。
會議結束後,張笑被允許和母親見面,母女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在接受采訪過程中,喬女士拉住女兒的手一直沒有松開。『其實上星期我剛來過一次,只不過是隔著玻璃。像這樣面對面團聚,從她進來還是第二次。』
『孩子走到今天我也有責任,我一直在痛苦中生活。』喬女士低聲說,女兒從小成績優秀,人也很乖巧,自己因而疏忽了對她的教育。在孩子當了模特後,也沒有對她說外界的復雜和誘惑,過於相信她了。她交男友的事情,自己也一點不清楚。在用錢方面,也是盡量滿足女兒的要求,對她太溺愛。『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不能放松要求……』喬女士說,女兒的入獄讓她痛不欲生,她的堅強和進步也讓她看到了希望。
對話:如果再選擇一次 我不會追求浮華
記者:你母親曾說過,這件事不全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你把一切都自己扛了。
張笑:我跟警察說,他什麼都不知道,他也是這麼說的。他從小嬌生慣養,我怕他吃不了這個苦,也把自己的前程給毀了。我一直相信,他會救我出去的。
記者:想到過他會提出分手嗎?
張笑:沒有。在看守所,我給他打過一次電話,是他媽媽接的,說不認識我。後來他把送給我的鑽戒都要回去了,還換了手機號碼。
記者:你恨他嗎?
張笑:有段時間很恨。現在淡了,恨不起來了。我想了很多。也許他身不由己,也許是為了他的父母吧。一切都是我自找的。
記者:經歷了這麼多,你總結過自己的問題嗎?
張笑:自己也有貪圖虛榮的一面,做事太衝動,不計後果。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不會追求浮華的生活。
記者:你現在怎麼理解愛情?
張笑:愛情不是一切,不要被愛衝昏了頭腦。
記者:今後你有什麼打算?
張笑:我入獄後突然理解了我媽,以前總覺得她絮叨。如果早點聽我媽的話,我不至於這樣……出去後,我要好好孝敬父母,踏踏實實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