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詩人外長』的『軟實力』
和許多外交官風度翩翩的形象相比,李肇星似乎其貌不揚。在擔任駐美國大使期間,他曾應邀前往哈佛大學演講。臺下一些聽眾本來就對華不甚友好,一見他的模樣,便肆無忌憚地喝倒彩。李肇星不為所動,開始演講。1分鍾後,會場上的噓聲小了;3分鍾後,偶爾一聲不識相的噓聲,會招來聽眾的怒目相視,5分鍾後,臺下鴉雀無聲,只聽見李肇星妙語連珠……十幾分鍾後,演講結束,會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一名美國聽眾激動地說:『李肇星不是靠外表,而是靠魅力征服了全場。』
外交部一位前駐外大使解釋道:『外交官最大的「軟實力」就是口頭和筆頭俱佳,李部長在這兩方面都極為出色。他的文學底子也深厚,從1984年的散文集《彩色的土地》,到詩集《青春中國》,再到翻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他是個真正的「詩人外長」。在外事工作中遇到交鋒的時候,口纔好就顯得更加重要。意見不同,觀點不一致,講話就要求犀利,語速要快。如果外文掌握得不好,人家講了十句,你三句都講不出來,氣勢上就被人家壓住了。李部長是越犀利講得越快,美國人都沒他快。』
對於詩歌的品位,李肇星一向挑剔。他很少讀從外文譯成中文的詩,『因為稍稍讀懂一點原文後,就覺得譯文與原文不是一回事兒,至少不是一個味兒』。
『萬千佳麗中/唯你不施脂粉/一片純情/光彩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間/唯你天開地闊/平等中尋覓摯友/以誠實營造自我……你是中國!』這是李肇星創作的《青春中國》,被譜曲歌唱後,在美國引起強烈共鳴。
著名作家馮驥纔曾如此評價李肇星:『外交家們應該慶幸,因為他們之中有一位詩人,他們獨特的生活纔得以光彩地展現給世人;詩人們應該慶幸,因為他們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詩的大地纔出現如此一塊高貴而迷人的空間。』
『星爺』的幸福生活
除了詩歌,李肇星還被媒體稱為『有相當段位的體育迷』。他現在每周打一次羽毛球,在美工作期間,他與3次榮獲羽毛球世界女單冠軍的肖傑『聯袂打混雙,在五角大樓俱樂部屢戰屢勝,出盡風頭。』閑暇時間,李肇星還喜歡和別人較量幾局乒乓球。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的當晚,激情滿懷的他,外套都沒有顧得穿,趿拉著拖鞋跑到北京街頭慶祝。『不過,去年我心情不愉快。』李肇星一本正經地對記者說,『北京奧運會有28個大項,302個小項,我哪個項目的比賽都沒參加,估計今年全運會也沒希望。』
李肇星與夫人秦小梅的伉儷情深一直為人稱道。秦小梅的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家,先後擔任過我國駐挪威、贊比亞、瑞典、新西蘭等國大使。她上中學時,時常隨父親參加駐華使館舉辦的社交活動,包括聽音樂會、看芭蕾舞、野餐、爬山等,從小受到良好的外交禮儀和文化藝術熏陶。兩人在北大西語系同窗5年,當時李肇星任班長,年齡比其他同學小,卻像老大哥一樣關照班裡每一個人。在秦小梅眼中,李肇星最讓她動心的是待人真誠、善良,是個熱誠、有責任感的男人。
婚後,他們和秦小梅父母住在一起。每天下班後,他都先到岳父母的房間噓寒問暖,說說外面的事,有時講幾個笑話,讓老人開心。李肇星工資全交給妻子管理。需要用錢時,再由秘書『找老秦要』。每次出國前總要給妻子多留點零花錢(平時積攢的一些稿費)。有一次,秦小梅剛送走李肇星,突然見他又急急招呼自己。原來他忘了留錢,同行的人大為感嘆。
李肇星夫婦一直視自己的兒子為驕傲。為了讓他記住自己是莊稼人的後代,愛自己的故土,特地為他取名李禾禾。
早年李肇星長年駐外,和兒子聚少離多。『禾禾,親愛的兒子,我正在地中海上空給你寫信……』這是一封寫於1983年7月31日的信,『使命是光榮的,我知道。但對你,卻欠下了賬。去東歐前答應過你,回來後一定陪你去逛北海公園,誰知居然沒有時間了!這次別離,我又許下諾言:「別難過,孩子,我會來信,很長很長的信,每月至少一封。」』李肇星這些寫自非洲的信後來輯成了《黑色,是美麗的》一本小冊子。
記者問李肇星在教育孩子上有何心得。他說:『應該是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要多向孩子學習。』
采訪中,話題不知怎麼岔到中國男足。『前年我訪問南非,他們外長熱情邀請中國參加南非首次舉辦的2010年世界杯。我答應了,可是我心裡沒底啊!我當然希望中國男足入圍,但萬一入不了圍呢?於是,我就帶著幾個人先到決賽場轉了一圈,表示咱們中國人也來過了!』說罷,又是一個李肇星式的仰天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