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明日開工一週年記者隨專家實地探訪
京滬高鐵天津段建成嘛樣了
正線上還有站天津南站建在高架橋上
京滬高鐵有一站設在天津西站,其實京滬高鐵正線上還有一站設在西青區張家窩附近的天津南站。去西站需要從正線通過津滬聯絡線方可到達。
京滬高鐵天津段正線全部爲高架橋,是天津特大橋的一部分。目前在天津特大橋位於張家窩的這一段正在建設一座車站,名字就叫“天津南站”,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裏已開始灌柱樁的施工。
據承擔總體設計的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專家介紹說,受到環境的約束,在站址的兩端分別有津晉高速和津滄高速公路的影響,使得這一段的高架橋基本都在十幾米以上,因此新站將在橋上設站。大型車站站房建築、車站站臺與橋樑共同組成的“建橋合一”新型結構,這在京滬高鐵的北端是唯一一處。其實這樣的車站對於我們天津人來說並不陌生,車站整體有點兒類似輕軌車站,乘客需要從地面通過樓梯上到十幾米高的站臺上候車。這個車站建築面積在4000平方米左右。站場由6股道組成,其中京滬線2條,道發線4條。
900噸箱梁架上橋墩需4步
沿着京滬線,可看到或高或矮的橋墩,這些“Y”形橋墩將託舉起京滬高鐵高架的樑身。爲確保架樑工作一氣呵成,京滬高鐵項目部在靜海楊成莊附近建起一座樑場,負責京滬高鐵天津特大DK132+350-DK156+907.55區段內727孔箱梁預製任務。樑場旁邊是天津特大橋鋪架施工現場。
在現場看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TLJ900型架橋機伸展臂膀,緩緩將重達900噸的箱梁穩穩架設在橋墩上。工程負責人介紹說,這裏預製的箱梁都是由我國自主創新設計的,適用於列車350公里/小時以上,每片重近900噸。將如此龐大的橋身裝置在十幾米高的墩柱上,需要制、提、運、架的連貫性動作。截至目前已成功架設43片。
京滬高鐵工程技術主打“原創”大號“中國”
承擔總體設計的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拿出了最強的力量投入京滬高鐵項目,目前98%的施工圖已送達相關單位手中。
據介紹,京滬高速鐵路建設中的線路、橋樑、隧道、涵洞等工程技術,通過原始創新,形成完全獨立的技術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通信、信號、牽引供電系統,堅持系統集成創新,形成滿足我國客運專線系統集成的標準和要求;運營調度和旅客服務系統,堅持自主創新,適應我國客運專線運營要求;高速動車組,按照“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要求,實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客運動車組的國產化。
|
|
楊柳青火車站主體已完工設計設施等凸顯五大亮點
老站新姿
作爲鐵路天津西站臨時站的楊柳青火車站升級改造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目前主體已完工,包括貴賓及動車候車室、普通候車室、售票廳、進出站口、行李房等臨時站房設施齊全。進行了全新改造後的百年老火車站更現代漂亮,在建築外觀、人性化設計、配套設施及客流進出站安全等方面凸顯五大“亮點”。
-亮點一
新站房2000m2
時尚氣派功能多
經過一番改造,老候車室比過去更顯氣派。翻新後的天花板和牆面潔白無瑕,更換的白色塑鋼窗透氣採光條件非常好,使整個空間顯得更寬敞明亮。老候車室內整個完整區域將被劃分爲貴賓室、動車組候車室和軟席候車室三部分,中間採取了玻璃隔斷的手法,既不影響採光,又達到了劃分不同區域的效果。
在老候車室外東側,一座建築外觀藍白相間的新建候車室充滿了現代時尚氣息,這裏便是今後的普客候車室,直接通向已加高完畢的一站臺。這座候車室2000多平方米,客流量也相對較多。屆時,候車室內還將設置一應俱全的各種導向牌、列車信息滾動屏幕,無不彰顯其功能性、大氣的一面。
-亮點二
800m2售票廳10個窗口
人性化設計提供溫馨服務
新建的一個800平方米的售票廳與普客候車室相連,10個售票窗口可滿足旅客的購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升級爲動車及貴賓候車室的老候車大廳內,還設置了專門的動車售票窗口,這樣乘坐動車的旅客購票後,可直接由設置在此的動車通道進站候車,十分方便。此外,進站口處的殘疾人通道,候車室內盥洗設施齊全的公共衛生間等,則充分體現出了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而3號站臺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新建的兩個200延米的風雨棚,即將履行其爲旅客遮風擋雨的職責,確保旅客在車站得到溫馨、細緻的服務。
-亮點三
人行天橋“鋼筋鐵骨”
滿足進出站雙向通行
老車站在1、2站臺之間本有一條地道相連,這條地道今後在客流高峯時會啓用,加上新建的一座人行天橋,直接通向1、3站臺,可滿足西站搬遷後新增的大批客流。記者看到,這座“鋼筋鐵骨”的人行天橋已高高矗立,結實耐用,施工人員還會再對整座橋進行粉刷和亮化。新建人行天橋寬12米、長42米,屬於橋體較寬的天橋,可以滿足客流進站和出站雙向通行的需求。
-亮點四
停車場能停車五百輛
人行出口正對候車室
改造後的1、3站臺已加高至1.25米,施工人員正在加緊鋪設瓷磚,新站臺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功能比舊站臺更強。標準式的高站臺與車廂踏板相齊,既能方便旅客上下車又能滿足動車組停車要求。今後,1、3站臺將作爲動車組停靠站臺,2站臺今後將用於普速列車的停靠和旅客上下車使用。候車廳外一座能容納四五百輛汽車的停車場已建成,被規劃爲公交車、出租車的進出場所,其人行出口正對候車室,乘客可從停車場直接進入普通候車室,同時還將配備一些商業配套設施。
-亮點五
處處科學規劃
避免客流積壓
在這座改建的老站中,處處體現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動車組專用檢票口及普客列車檢票口分別設置在老候車室及新建候車室內,這樣,旅客將從普客候車室以及動車候車室分流進站,從而使旅客在進站時即得到了分離,可以方便旅客出行。然後經新建天橋和既有地道再次分流進入三個站臺,有效地提高了旅客進出站速度,避免了客流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