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了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還要不要災害教育?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有關教育專家強調,災害教育不能缺位,必須常備不懈,務求落實。
我國學校的災害教育並非一片空白。現有學校德育中就含有這方面的內容,主要依托安全教育、生命教育進行。然而,不少學校的災害教育僅僅停留在淺層的規勸層面,即使安排了一些防震減災演練,也是『場面』多、『實質』少,甚至有些學生當成做游戲,這樣就忽視了學生面對災害時內在心理反應機制的建立。
一些學校制定的應對災害事件的應急預案存在種種問題:很多預案屬於『舶來品』,沒有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預案制定以後,學校不能定期開展實踐演練;預案的規定過於粗線條,沒有落實到細節。這樣的應急預案幾乎成了紙上談兵。
真正的災難教育應包含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但又不完全等同於這兩種教育。災害教育需要創新。做法上應統合生命教育的價值觀、汲取安全教育的有效形式,樹立『避防為主』的理念(對自然災害以『避』為主,對人為災害以『防』為主),在此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在認知目標達成後再形成內在的心理機制,最終落實到面對災害時實際行為的轉變。(程永迪)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