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馬英九 |
| 臺灣取款機變簡體字迎大陸客 |
| 臺灣招牌加貼簡體字迎大陸客 |
| 臺灣學生學簡體字增強競爭力 |
臺灣和大陸各自使用繁體字、簡體字的做法是否要統一成『書同文』?據臺媒報道,馬英九昨(9日)在接見僑社負責人時表示,可采『識正書簡』方式。此說法立即引起島內猜測馬在推『文化統一』,臺灣要施行簡體字書寫。
馬英九9日表示,臺灣可采『識正書簡』方式,希望兩岸未來在這方面能達成協議,也就是要認識『正體字』(即繁體字),但書寫可以寫簡體字,印刷體盡量用『正體字』,這樣纔能與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
臺藝大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賴祥蔚表示,馬英九是否要推動兩岸『文字統一』,但這樣重要的政策應說清楚。
臺灣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說,馬英九此說法是想對大陸營造友善訊息;他認為,兩岸現在分別用繁體字、簡體字,並未造成溝通障礙,而且很多人為了方便早就用簡體字書寫,馬不必強調『識正書簡』。
民進黨『立委』蔡同榮則宣稱,這是馬英九在推動『漸進式文字統一』;『綠委』潘孟安也借此挑動親綠民眾的恐慌情緒,他聲稱馬英九開始進行『文化統一』,『要臺灣人漸漸變中國人』。
對此,『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解釋,馬英九的意思是希望『兩岸未來可以朝協議的方向建立共識』,就是兩岸官方都在印刷、報紙、公文書、文件上使用繁體字,但是民間在書寫時可選用簡體字或繁體字,重點在『識正』,『希望將來有機會的話,兩岸可以談一談,不是說現在兩岸馬上就要對此議題進行協商統一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