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學家蔡繼明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五一”黃金週沒有必要恢復,“十一”黃金週也應在適當的時候取消,需要繼續推動的是完善帶薪休假制度。蔡繼明稱“十一”黃金週,對人來說是強迫式的,是一種“被休假”。(3月12日《中國青年報》)
自從取消了“五一”黃金週後,許多人忽然發現事情並沒有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相反,事實又一次將人們“美好”的願望給無情地擊碎了。原本還有一個“五一”黃金週可以翹首以待,無論你在家睡覺還是出門旅遊,它都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適當的休息和放鬆。可沒有了“五一”黃金週,這一“被休假”的機會和權利也隨之被剝奪。
特別在一些私企工作的勞動者,他們的休息權利更是沒有任何的保障。有些人一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有些人便是一天的休息時間也沒有。單位裏有活,你要加班加點地幹;單位裏沒活,你也要坐在那裏等活幹。至於想回家休息一下,卻是門也沒有。
誠然,帶薪休假是一件好事,也體現和尊重了勞動人民羣衆的休息權。但是,所謂的帶薪休假如同鏡中花水中月般,讓人陷入遙遙無期的等待。它既談不上什麼硬性規定,更缺乏有力的監督和管理制度。帶薪休假,充其量只是一個好看的花架子和毫無意義的擺設而已。
“過勞死”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工作時間超過八小時的現象更是普遍存在。假如沒有國家硬性規定的黃金週,很多人根本就得不到休息。哪個老闆願意你不幹活白拿工資,哪個老闆不是變着法兒的想從你身上榨取最大利潤?既然帶薪休假無法享受,唯一期待的也就只有黃金週了。
公務員有帶薪休假,他們不會因爲取消黃金週而叫苦;一些事業單位也有帶薪休假,他們同樣不在乎取消不取消黃金週。叫苦的還是普遍老百姓,還是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他們的休息權,很可能會因爲黃金週的取消而被徹底剝奪。(夏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