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珠海市政府的“暴力接管”,引起中石油公司的強烈不滿,3月8日至3月11日,珠海中油公司人員先後在氣化站門口、珠海市政府門口和廣東省政府門口拉出橫幅,打出標語,抗議聲討。 |
|
| 中石油的員工雖然經過政府48個小時的非法折磨,大家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與尊嚴 |
|
| 中石油的員工們要進入自己的場站,卻被珠海的人民警察擋在門外 |
|
| 珠海中油燃氣客服中心的女工們再困再累依然堅守屬於自己的崗位,用精神捍衛尊嚴 |
|
| 接管事件發生的消息立即傳到廣東省政府,3月4日下午,受省政府委託,省發改委要求珠海市政府迅速停止一切有可能影響城市燃氣安全供應的強制性措施,確保供氣安全和不出現社會穩定問題。 |
|
| 珠海市政府仍沒有停止強制接管行動,而且接管行動因爲局部失控而變得更加野蠻粗暴。接管氣化站之後,珠海市政府授權接管的珠海港控股集團僱用大批人員,開始撤換珠海中油公司在4個氣化站的標牌標識,破壞中石油的收費系統,並且銷燬IC卡用戶資料。 |
|
| 3月4日下午,受省政府委託,省發改委要求珠海市政府迅速停止一切有可能影響城市燃氣安全供應的強制性措施,確保供氣安全和不出現社會穩定問題。 |
|
| 場站內珠海中油管道燃氣的各種標識已被政府派駐的人員撕毀 |
|
| 接管行動人員先是封鎖道路,圍堵氣化站,將正在值班的氣化站員工強行拖出,不從者拳腳相加,並對氣化站設施實行接管。 |
|
| 在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眼裏,既然中油公司“違約犯錯”在先,那麼市政府之後“強制接管”就是順理成章、合理合法的。 |
|
| 中石油的員工們爲了尊嚴、爲了工作無奈的表達心聲 |
|
| 珠海中油公司總經理倪德森手舉一厚疊珠海特區的各家報紙,激動地對《瞭望東方週刊》記者說:“你看,我們接手的這兩年多來,社會輿論和羣衆大多都是表揚我們的,我們所做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 |
|
| “他們搶了氣化站,還要搶人,這隻能說明他們不懂燃氣運營和管理,心裏沒底,就想把中油公司的幹部和職工全都挖走!”珠海中油公司總經理倪德森激動地說。 |
|
| 北嶺氣化站的爭奪最爲激烈,爲了“清理”氣化站及宿舍區的中油公司幾十名管理和工作人員,接管方的大批人員使用榔頭、鐵剪,撬開氣化站及宿舍區門鎖,然後動用消防車,以高壓水槍驅逐氣化站工作人員,在經歷一整夜的對抗、衝突和僵持之後,接管方的大批人員於次日早晨衝上宿舍樓頂,將堅守氣化站的最後一批中油公司人員強行“架走”。 |
|
| 氣化站和宿舍被“搶奪”之後,珠海中油公司100多名員工無家可歸,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既不安撫也不安置。 |
|
| 中油公司自2009年3月以來就加快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向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先後遞交了40份報告、請示和公函,涉及投資數億元,但到目前僅有1項獲批,其他均未得到回覆。 |
“這次強制接管應該定性爲暴力行爲。”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法規處處長王中元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說。
珠海經濟特區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發生了一起匪夷所思的事件。
2010年3月3日晚,由珠海市政府副祕書長謝汝黨率領,經市公安局、市市政園林局和林業局、市消防局、市城市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等周密部署,一支由治安巡邏員、消防隊員、保安隊員、預備役民兵、城管隊員等組成的數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拔。此次大規模行動,即是爲了執行珠海市政府所謂“解除珠海中油管道燃氣公司(以下簡稱‘珠海中油公司’)在珠海市的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的決議,行動目標就是強制接管珠海中油公司所屬的新村、北嶺、前山、和黃4個氣化站及其資產。
接管行動人員先是封鎖道路,圍堵氣化站,將正在值班的氣化站員工強行拖出,不從者拳腳相加,並對氣化站設施實行接管。由於此次接管行動並未徵得珠海中油公司的認可,因此引發接管方與被接管方的正面衝突。其中,北嶺氣化站的爭奪最爲激烈,爲了“清理”氣化站及宿舍區的中油公司幾十名管理和工作人員,接管方的大批人員使用榔頭、鐵剪,撬開氣化站及宿舍區門鎖,然後動用消防車,以高壓水槍驅逐氣化站工作人員,在經歷一整夜的對抗、衝突和僵持之後,接管方的大批人員於次日早晨衝上宿舍樓頂,將堅守氣化站的最後一批中油公司人員強行“架走”。
到3月4日上午9時,珠海中油公司所屬的新村、北嶺、前山、和黃4個氣化站和2個客服廳均被珠海市政府方面強行接管。
接管事件發生的消息立即傳到廣東省政府,3月4日下午,受省政府委託,省發改委要求珠海市政府迅速停止一切有可能影響城市燃氣安全供應的強制性措施,確保供氣安全和不出現社會穩定問題。
珠海中油公司的控股方——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也對珠海市政府的強制接管表示譴責,要求珠海市政府及有關方面立即停止違法行爲。
然而,珠海市政府仍沒有停止強制接管行動,而且接管行動因爲局部失控而變得更加野蠻粗暴。接管氣化站之後,珠海市政府授權接管的珠海港控股集團僱用大批人員,開始撤換珠海中油公司在4個氣化站的標牌標識,破壞中石油的收費系統,並且銷燬IC卡用戶資料。
珠海市政府的“暴力接管”,引起中石油公司的強烈不滿,3月8日至3月11日,珠海中油公司人員先後在氣化站門口、珠海市政府門口和廣東省政府門口拉出橫幅,打出標語,抗議聲討。
氣化站和宿舍被“搶奪”之後,珠海中油公司100多名員工無家可歸,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既不安撫也不安置。忍無可忍之下,珠海中油公司組織人員於3月12日“搶回”了北嶺氣化站,繼續生產經營。截至《瞭望東方週刊》記者發稿時,雙方的衝突、對抗仍未平息。
中石油的抗議
“這分明是在暴力搶奪國有資產,嚴重侵犯我們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珠海中油公司董事長曹輝一見到《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就對珠海市政府的所作所爲提出強烈抗議。
3月3日上午,曹輝還在準備一份彙報材料,因爲就在第二天,廣東省政府委託省發改委將要召集珠海中油公司、珠海市政府就雙方有關特許經營權糾紛問題舉行協調會。令曹輝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當天傍晚,珠海市政府迫不及待地“導演”了這場強制接管的“鬧劇”。面對大批接管人員強行闖入,他作爲公司高管始終與員工們堅守氣化站,與對方據理力爭,3月4日早晨,他與公司140多名員工一樣,被接管人員硬生生地“架”出了氣化站。
“我真的想不明白,珠海市政府明明知道省政府第二天要開協調會,爲什麼連一天也等不了,偏偏動用武力來接管我們的氣化站資產。你強行接管也就罷了,爲什麼還要破壞收費系統和銷燬IC卡用戶資料,令氣化站服務一度癱瘓?這種做法是對廣大的珠海居民用戶負責嗎?”曹輝的憤怒寫在臉上。
“特許經營權和氣化站都是我們中石油用真金白銀買來的,屬於國有資產,你珠海市政府要收回去,應該通過合法途徑,怎能一聲令下就搶?”曹輝介紹說,珠海中油公司成立於2007年7月18日,合資一方是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及所屬中石油天然氣管道燃氣投資有限公司,佔85%的股份(中石油之後將股份劃歸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合資另一方是珠海市燃氣集團,佔15%的股份。按照合資協議,當時中石油方面投資2.4億元,其中4000多萬元用於收購珠海市4個氣化站和燃氣管網,還有1.8億元用於購買珠海城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分爲30年付清,每年付600萬元。
“珠海市政府沒有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行政,這次強制接管應該定性爲暴力行爲。”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法規處處長王中元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表示,按照建設部《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政府主管部門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取消特許經營權並實施臨時接管的,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並召開聽證會”,珠海市政府沒有召開聽證會,單方面採取強制接管措施,這明顯是違法行爲。
接管行動蓄謀已久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珠海市政府執意要收回特許經營權並且接管中石油的氣化站呢?
珠海市政府的一位官員告訴《瞭望東方週刊》,珠海市政府早已有意收回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
2009年9月,珠海市政府就已成立“市加強管道燃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就是爲了協調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逐步實施“收回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和臨時接管”工作。在這個領導小組的“協調”下,珠海市建設局於10月30日向珠海中油公司發出《關於解除(終止)珠海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合同關係意向的通知》,11月30日,同樣的通知又發給了珠海中油公司的控股方––––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
爲了實現順利接管,珠海市政府也已找到了接管者。2009年12月31日,珠海市政府下發《關於授權臨時經營管理我市城市管道燃氣業務的通知》,決定授權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珠海城市管道燃氣有限公司,臨時接管珠海市管道燃氣業務。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通過有關渠道找到了這個領導小組在2010年2月10日頒發的《關於收回城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後實施依法臨時接管方案》。在《接管方案》中,這個領導小組提出“珠海中油公司已構成重大實質性違約”,並列舉其兩大主要“罪狀”:一、未按合同約定時間提供天然氣氣源和完成主城區天然氣置換工程;二、涉嫌“亂收費”,老百姓怨聲載道。這個領導小組建議市政府加快接管珠海中油公司相關管道燃氣資產,並且擬定了“臨時接管方案”,由市政園林局和林業局作爲“臨時接管主體”,成立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園林和林業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市城市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等20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及相關公司組成“臨時接管領導小組”。
該領導小組的接管方案很快就得到了珠海市政府的批准,20多天後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所描述的這場“接管行動”。
中油公司“違約犯錯”在先?
在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眼裏,既然中油公司“違約犯錯”在先,那麼市政府之後“強制接管”就是順理成章、合理合法的。
“如果從當初的合同協議來看,我們確實‘違約’了!”珠海中油公司董事長曹輝坦承,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在3個月內提供天然氣氣源和18個月內完成主城區天然氣置換工程,但是,未能完成這個目標主要原因是中石油當時在廣東沒有充足的天然氣氣源,原計劃在珠海投資建設的1000萬噸煉化廠項目未能獲得國家發改委和廣東省政府的審批通過。爲了解決氣源不足的問題,公司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努力爭取氣源,中石油崑崙燃氣公司爲此還專門調配給珠海6.85萬立方米/日LNG的天然氣供應量。珠海中油公司還與深圳市喜順實業公司簽訂《2009年LNG供氣合同》,獲得日供氣量3萬~5萬立方米的氣源保證。
珠海中油公司總經理倪德森手舉一厚疊珠海特區的各家報紙,激動地對《瞭望東方週刊》記者說:“你看,我們接手的這兩年多來,社會輿論和羣衆大多都是表揚我們的,我們所做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社會輿論和羣衆對我們不滿意,不用珠海市政府來接管,我們會主動撤走!”他介紹說,2007年中油公司接手時,珠海全市只有1.7萬戶管道燃氣用戶,在短短兩年多以來,中油公司新建了148公里的燃氣管網,使全市燃氣管網增加到247公里,管道燃氣用戶增加到7.24萬戶;針對歷史遺留的全市64公里燃氣管網安全隱患,我們先後投入318萬元專項資金啓動修復工程;針對全市25個瓶組供氣小區危及居民安全的嚴峻現實,在珠海市政府承諾的改造資金沒有落實的情況下,我們公司墊付資金快速啓動安全改造工程,使1.2萬戶居民脫離了瓶組供氣的安全隱患和生活不便。
“說我們亂收費?這是莫須有的罪名!”倪德森介紹說,在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近兩年不斷攀升的形勢下,珠海中油公司一直保持民用氣價格不變,爲此貼損氣款600多萬元。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我們出錢要爲城區修建燃氣管網,珠海市政府採取不予理會、不予審批的態度,說白了,他們就是讓我們不能作爲,然後藉此把我們趕出珠海!”倪德森介紹說,珠海城區的4個氣化站和燃氣管道一直沒有聯成網絡,這對加快推進主城區用戶實施天然氣置換十分不利,中油公司自2009年3月以來就加快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向珠海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先後遞交了40份報告、請示和公函,涉及投資數億元,但到目前僅有1項獲批,其他均未得到回覆。
自2009年9月以來,珠海市政府有關部門多次發函,要求中油公司交出城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珠海中油公司每一次都給予認真回覆,申明情況,要求協商解決,中油公司控股方––––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主要領導還四次專程從北京趕來珠海,希望會見珠海市政府領導並進行友好協商,但是珠海市政府方面根本不予商談,只是一味地要中石油“交權”,並且緊鑼密鼓部署接管行動。
“在接手珠海城市管道燃氣業務之後,中石油在改造城市管網、保障安全供氣、提升管理服務等方面爲珠海經濟特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僅因未能履行合同中的若干條款,就要剝奪中石油在珠海的特許經營權,這對中石油是不公平的!”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法規處處長王中元對《瞭望東方週刊》說。
接管是鬧劇,也可能是悲劇
珠海港控股集團被珠海市政府授權接管氣化站及資產,但是這家公司對管道燃氣業務是“外行”。既沒有運營燃氣管網和氣化站的經驗,也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我們集團去人只是奉命去接管崑崙燃氣,其他的事情不是很清楚。”珠海港控股集團董事長楊潤貴在接管之後對媒體這樣表述。
珠海港控股集團一名參與接管的幹部說:“我們原以爲只要接管了氣化站及資產,中油公司的員工就會投靠我們,接管以來這些天,我們不斷通過發短信、動員家屬來說服他們回到工作崗位,可是成效不大,只有20多個員工願意爲我們做事。”
“他們搶了氣化站,還要搶人,這隻能說明他們不懂燃氣運營和管理,心裏沒底,就想把中油公司的幹部和職工全都挖走!”珠海中油公司總經理倪德森激動地說。
倪德森對珠海港控股集團接管之後的能力表示懷疑,他介紹說,全市有247公里的燃氣管網需要巡護維修,不斷杜絕安全隱患;有156個居民小區的用戶要到氣化站開戶、充值IC卡;管道氣化站是高危場所,只有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的人員才能操作;還要面對7萬多戶居民開展客服工作,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涉及整個城市的管道燃氣安全、可靠、穩定供應,一旦管理疏漏,就可能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珠海市政府在接管之前有沒有考慮過這個行業的高度專業性和安全責任性?這不是說換人就能換人,說接管就能接管的,一旦出現險情和事故,究竟該由誰來負責?”倪德森表示,即使現在中油公司僅剩一個氣化站維持運營,他們還會組織員工堅持出巡維護管網,中石油公司還從外地緊急調派一批幹部支援珠海公司,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要證明中石油方面是顧全大局的,是一個負責任的國有企業。
接管背後的利益博弈
中石油一位老幹部向《瞭望東方週刊》透露,2007年,當時有實力爭取珠海市管道燃氣業務的,並非只有中石油一家,還有中海油。雙方都在背後角力,展開競爭。珠海方面當時選擇與中石油合作,是因爲雙方正在洽談一系列更大的項目,中石油曾經計劃將1000萬噸的煉化廠項目放到珠海,還計劃收購珠海城市商業銀行,這兩個項目都是珠海市招商引資、發展經濟所急需的。後來,中石油的這些項目由於種種客觀原因一一擱淺,這令珠海市極爲不滿,“仇恨”的種子還是埋下了。
然而,有一個疑問始終未解,珠海市政府明知道接管對方的背後是一個大型國企、油氣巨頭,爲何還要採取強制性接管措施?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珠海市政府甘冒風險、有恃無恐?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通過有關渠道拿到了一份“絕密文件”,這是2009年3月珠海市政府向中國海洋石油[12.32 -2.69%]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發出的一份公函,公函明確提出“將通過合法方式支持中海油參與投資經營珠海市天然氣管網,近期先行解決珠海斗門、金灣區的天然氣管網的特許經營權,積極協調全市燃氣管網的特許經營權授予中海油,或爭取由中海油與珠海市國企合資、合作經營珠海市燃氣管網,由中海油控股或經營”。
該份公函發出的時間是2009年3月,而此時,珠海市燃氣管網的特許經營權還在中石油手中,可是珠海市政府已經向另一個油氣巨頭––––中海油“拋出繡球”,而且作出承諾“積極協調全市燃氣管網的特許經營權授予中海油”。7個月後,也就是2009年10月30日,珠海市政府通過市建設局向中石油“攤牌”––––向珠海中油公司發出《關於解除(終止)珠海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合同關係意向的通知》。
珠海市政府的這一份“厚禮”,換來了豐厚的回報––––2009年12月4日,中海油與珠海市政府簽訂了“深海天然氣珠海高欄終端項目建設一攬子協議”,中海油將首次在中國領海內發現深海氣田的天然氣通過管道從珠海高欄港登陸,項目一期總投資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據珠海市初步統計,該項目全部投產後,可實現工業總產值180億元,佔珠海工業總產值(2008年爲2660多億元)的6%。中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爲在慶典發言中透露:“隨着中海油與珠海的全面合作,中海油也將接手珠海的城市燃氣管網。”
此時,珠海市政府的利益天平已經明顯倒向了中海油,他們開始冷落、漠視中石油。即使中石油方面也提出“即將引入的西氣東輸二線大型工程會從根本上解決珠海氣源問題”,可能反而讓他們更加焦慮和急躁,一旦中石油的氣源到了,管網完善了,他們就更加沒有理由“收權”和“接管”了。
毋庸置疑,在權衡各方利益之後,中石油終於被徹底“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