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簡要內容:韶關本月5日晚上開始的強降雨昨日(7日)已全部停止,但洪水上演的最後瘋狂使得災情依然在進一步加重。小鎮橋是一條由翁源縣新江鎮通往小鎮村的必經之路,在洪水中,長約150米的水泥橋已經被徹底摧毀。 |
暴雨引發的山體滑坡使得韶關境內多條國道省道出現坍塌,經過日夜搶修,翁源縣境內國道106線和省道341線塌方路段已單邊通行,但國道323線乳源段、省道244線翁源段仍未打通。廣東省交通廳和公路部門的領導已經趕赴現場指揮搶修,並要求爭取三天內恢復道路通車。
6日下午18時左右,位於乳源境內的國道323線K426+360處大型涵洞被洪水衝毀,造成路面出現一個14.5米深的大洞,被毀路基長90米、路面1000平方米、擋土牆2500立方米,致使交通完全中斷。公路部門已在現場設置了安全警示標志,並在可繞行路口設置指示標牌,安排人員疏導過往車輛改道行駛。搶險隊經研究決定:先在該路段被衝毀的橋涵缺口旁埋設一條約2米長的涵管,並力爭用三天時間完成便道的鋪設工作,解決暫時的通車問題;待洪水過後,再在損毀路段新架一座橋梁徹底解決此處通車問題。
位於翁源縣龍仙鎮的省道244線江下橋也在此次洪水中被衝毀。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全長57米的橋梁靠新豐方面的橋臺已經部分被衝毀,2號墩下沈,橋面整體下沈,嚴重變形。險情出現後,翁源公路局立即對該橋實行全封閉,在橋兩頭設置警示標志,在前後可繞行處設置繞行指示標志牌,並派專人在橋兩頭把守,嚴禁通行。
另外,省道S342線K89+100米段(瀾河?百順段)也出現了塌方,南雄市公路部門緊急調運了4臺鏟車和運輸車,組織了由30多人組成的搶險隊,投入清理塌方搶修工作。預計該路段在今日有望完成單邊通行。
出入困難村裡險情不斷相比國省道搶修的風風火火,受損縣道的搶修則較為緩慢。據不完全統計,僅翁源、始興兩縣就有上萬村民因為交通不便被困深山之中,這給村民出行和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據翁源縣氣象部門統計,從5月5日晚9時至6日下午7時,翁源縣新江鎮降雨量達到400多毫米。『從1964年以來,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雨,可以說是五十年不遇的災情。』新江鎮鎮長何新平介紹,新江鎮在此次洪災中縣道和多條鄉道遭泥石流襲擊損壞,多條村與外界聯系的村道因塌方損壞交通中斷,3000多村民被困山區,全鎮共有約8000人因道路中斷難與外界聯系,當地政府已組織大量人力物力搶修道路,保證村民正常生活。
小鎮橋是一條由翁源縣新江鎮通往小鎮村的必經之路,在洪水中,長約150米的水泥橋已經被徹底摧毀。記者在現場看到,橋面上鋪滿了連根拔起的竹子、灌木和茅草,橋面上拳頭大小的裂縫多達十餘處,在橋的正中心,有寬約兩米的橋面整個塌落了河中。橋對面,幾位村民蹲在小鎮橋的斷裂處望著新江鎮的方向,連聲嘆息。
新江鎮站長何新平告訴記者,這條小鎮橋是新江鎮和小鎮村的紐帶,前晚,洪峰到來之時,洪水淹過橋面一米多,在洪峰中,水泥橋被攔腰衝斷,鎮裡原本計劃搭一條便橋,但由於水流至今仍然非常湍急,難度不小。何新平介紹,小鎮橋衝斷後,小鎮村3000多村民要到橋對面必須繞行15公裡。現在學生已經停課,下周,他們將建議學生寄宿在鎮裡的學校裡,以免耽誤課程。
像這種情況在新江鎮並不止一個村,民治村和游西村最為嚴重,這兩個村有村民6000多人,除去在外打工的,至少有5000人被困深山,幾乎與世隔絕。民治村是一個靠山的村,從鎮上去民治村約20公裡,但行至8公裡處便無法再繼續通行了,前方道路有20多處出現了塌方,交通完全中斷,由於土質松軟,至今依然險情不斷。目前,民治村車開不出也進不了,步行的話也相當危險,當地停電也已3天,這給救援工作和災後復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盧支書告訴記者,目前村裡的糧食還能自給,但由於農作物都被洪水衝走,蔬菜基本沒得吃,學生也只能停課在家。(記者彭衛通訊員黃雲伍黃薇薇朱祖純鍾俊峰王建喜攝影報道)
[首頁] [下一頁] [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