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源點 |
|
| 都江堰市天馬鎮-災民住進漂亮的“花園洋房” |
|
| 棋盤社區內重建家園的石碑激勵人心 |
|
| 都江堰市向峨鄉棋盤社區活動中心 |
天津北方網訊:“5-12”,這個刻骨銘心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已過去兩年,災後重建進行得怎樣了?那裏的百姓過得好嗎?今日起,華龍網記者再度重返四川,和全國40餘家主流網絡媒體採編人員,深入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阿壩等6個當年的重災市州,實地探尋災區的新變化、新生活、新發展。
周計花,金陵花園裏的一名普通村婦。今天,我們在村裏看到她時,她正抱着孫子在院子裏散步。62歲的她雖然上了年紀,但人精精神神。聽我們問起新家住得怎樣時,她毫不猶豫的請我們進屋裏看看。
進門的時候一陣錯覺襲來,還以爲自己是在城裏走親訪友:客廳裏沙發、茶几、電視一應俱全;廚房裏是全套櫥櫃、新款的抽油煙機,用的是自來水、燒的是天然氣;洗手間裏擺了洗衣機、安了盥洗臺,還寬寬敞敞。周計花說,家裏花了6萬塊錢裝修,走的是簡約路線,“女兒設計的風格。”她笑嘻嘻地說。
像周計花這樣經過災後重建實現幸福生活的人,還有金陵花園集中安置的其他550多人。周計花新家的大門上倒貼着一個大大的“福”字。如今,幸福是到這裏了。
|
| 災區重建的“明星”工程——水磨羌城 |
鏡頭二:圖書館醫院學校進社區
“這裏可以看書,可以上網,還可以打乒乓球……”在都江堰市向峨鄉棋盤社區活動中心,13歲的小姑娘許可快樂地給記者介紹着自己的“新天地”。
棋盤社區是成都災後重建最早入住的永久性安置點之一,社區內配套完善了道路、供水、電力、燃氣、有線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村務、衛生、警備、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村民初步享受到了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
在都江堰,全部安置點都有像棋盤社區這樣的配套設施和服務。住房、學校、醫院、康復機構等民生項目重建成爲最漂亮的工程。
|
| 映秀陽關家園安居工程 |
鏡頭三:房子能住還要能發展
在映秀中學倒塌的教學樓旁,一排排時尚的小洋樓成爲靚麗的風景線,形成了一個以旅遊產業吸引人氣的小聚落。映秀鎮陽關家園安居工程的一名負責人說:“現在修起了漂亮的房屋,光改善災民的生活條件還不夠,還要讓他們有錢賺。能住能發展,這纔是災後重建最重要的任務。”
在水磨鎮水磨羌城和禪壽老街,記者也驚喜的發現了這一同樣的“思維模式”。無論是古色古香的具有漢代和清代風格的老街,還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羌城,佈局都是如此雷同:底樓爲鋪面,二樓用於民居。
汶川縣副縣長、水磨鎮黨委書記王志勇說:“把居住和旅遊結合起來,把民居和發展商業結合起來,把民居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這就是汶川災區重建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