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城市未來館內被重新設計的未來
未來館展示的有機食品種植
杜塞爾多夫展廳再現了河岸生活
畢爾巴鄂靠一座博物館成為成功的城市
天津未來的城市信心天津北方網訊 5月9日下午,在上海香格裡拉酒店召開的『築夢未來——生態城市與和諧發展』世博會天津專題論壇上,主持人、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培生在普通話中夾雜了一句天津話,歡迎與會嘉賓到濱海新區考察和投資。純正的天津口音引起全場會心一笑,一方面,天津話正在擺脫過去『粗俗』的印記,漸漸成為一種時髦的發音;另一方面,對於家鄉口音的自信,更是體現了對這座城市本身越來越強的自信。
這次論壇的主題,圍繞濱海新區的生態宜居型新城區建設和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嘗試展開討論,在世博會天津館中展示的中新生態城,也成為論壇的熱點之一。作為演講嘉賓,國際人類生態學會副主席王如松說,天津生態城是中國規劃最好的示范點,生態城市的關鍵是三個支橕點,一個是循環經濟,一個是和諧社會,一個是宜居環境。生態城市的規劃有4種,整合、適應、反饋、自身。中新生態城建立了生態城市指標分解程式,目前總結出200多項指標規范,這也將成為全球生態城市的樣板。他還認為,生態城市缺乏草根NGO的參與,人自發的投入還有待加強。
2030年 城市需要重新發明一切巴黎喬治·蓬皮杜中心的建築師之一,英國著名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在談到城市未來時說:『一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就是一座公平的城市,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座創新的城市,一座生態的城市,一座易於交往的城市,一座密集而又多中心的城市,一座具有多樣性的城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天津也正在朝著這些方向前行。
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正是對於全球優秀城市空間指標和生活質素的探尋的展示。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周漢民說:『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案例會讓參觀者思考什麼是可持續發展、最宜居的城市,有可效仿的價值。』這些在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的案例,也為幾十年之後的未來天津城市生活提供了參考。
世博會城市未來館的展示理念提出城市發展的9個主題:安居、網絡、基本需求、機會、自然、城市規劃、完美、和諧、可持續發展。從城市未來館的展示中可以看到:未來的城市需要重新發明一切,比如一部未來的汽車,不應該是設計一輛更好的汽車,而是要設計一輛『營養交通工具』;比如塑造新的交通基礎建設,高速公路將是有頂的,並將隨之帶來新的住宅、農業和休閑設施。未來源於夢想。這些指標,也正是未來城市努力的方向。
□記者/何玉新文並攝影發自上海
相關閱讀 ●海岸線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土耳其伊茲密爾、德國杜塞爾多夫兩個展廳都突出了沿海城市的未來主題。伊茲密爾展廳的『城市溝渠再造』展示了他們污水集中回收、處理成為淨水又排放到海裡的整個過程。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愛琴海地區最重要的商業、工業和文化中心,曾經這裡城市污染嚴重,損害了海灣的自然結構,後來該市耗巨資建設了長達4150公裡的污水排放工程,使海水水質得到極大改善。
萊茵河畔的德國城市杜塞爾多夫的展館重現了該城市從城堡廣場、河濱大道至媒體港的街景。幾組老照片,與天津舊租界的場景頗為神似。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裡展示的城市實踐,主要是對萊茵河畔的改造——建設河岸隧道,將曾經滿是灰暗貨倉的城區,改造成兼容現代家居和城市化先進設施的創意基地。岸邊的生活也讓人聯想到天津的海河。
城市最佳實踐區裡的城市夢想 ●舊城區的復興計劃舊城改造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課題,一味的拆除新建肯定是不可取的,如何在客觀條件下努力改變城市生活形態,纔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問題。1991年,為城市復興大計,西班牙工業城市畢爾巴鄂市政府邀請美國建築大師弗蘭克·蓋裡設計了古根海姆博物館。博物館建成後,形成了『古根海姆效應』,這座博物館從1997年建成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畢爾巴鄂成功地從工業型經濟轉型到創造型經濟,成為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的都市。另一個案例是巴塞羅那的棋盤式城市布局規劃,這一布局為巴塞羅那贏得了空間,填補生活,並增加了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