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實施《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以來,交管部門在市區和濱海新區按新規重點整治非機動車和行人闖信號燈、隨意橫穿道路、跨越道路隔離護欄等交通違法行為,並依法予以糾正。通過治理,目前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然而在本市個別路口、路段,仍有個別行人和非機動車『不文明』出行。
違法者感覺很丟人
記者昨天在海光寺路口看到,一位心急的大爺從超市出來後就從斑馬線走到護欄,試圖跨過護欄穿越馬路。路口交警發現,立即跑上去拽住他,此刻一輛轉彎的小客車擦著大爺的身體駛過,險些發生交通事故。在南門外大街,一名橫跨交通隔離護欄的男子被執勤交警攔下,並在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後依法進行50元罰款。談到此刻的感受,這位違法者只說了兩個字:『丟人。』在記者采訪的40分鍾內,有數十名違法者接受了處罰。
三種心理作怪誘發違法
在紅星路與增產道等路口,記者在采訪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違法者時發現,幾乎所有違法者的回答都是『趕時間』。交警紅橋支隊事故交警說,在一些車流量大、紅燈設置時間較長的路口或過街設施距離較遠的路段,行人和非機動車在出行時容易產生急躁心理,於是或闖紅燈或跨越護欄隨意橫穿馬路,在車流中左穿右突。而一些違法者總認為一兩次交通違法行為不會引發交通事故,於是長此以往存有僥幸心理,就將道路交通法規棄之不顧。行人和騎車人的心急、從眾和僥幸三種心理,讓個別市民形成了不文明的出行習慣,而這也正是行人和騎車人違法出行屢禁不絕的主要原因。
完善城市硬件是『良方』
交通專家表示,當人行橫道、天橋、過街隧道等供行人、非機動車安全橫過馬路的安全設施的間隔超過300米的常規距離時,行人、非機動車會心存僥幸地選擇便利方式,不得不『捨遠求近』橫穿道路。修建完善過街設施將是減少行人和非機動車橫穿道路的良方之一。此外,綠燈亮起時,機動車快速衝向路口,行人、非機動車優先通行權得不到保障,也是導致行人、非機動車闖信號燈等交通違法行為的間接原因。調查中記者發現,機動車行經斑馬線前主動禮讓行人的並不多,大部分機動車駕駛人行經人行橫道不減速,有的甚至與行人、非機動車搶道。郭子斌實習生呂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