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15日,在上海世博園慶典廣場,河北省演員在表演河北梆子《扈家莊》。(賈恆攝)
天津北方網訊 背臨黃浦江,在文化中心、世博軸、世博中心三大標志性建築物之間的慶典廣場,曾見證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焰火驚艷世界的一刻,今天,因河北周文化展演首場廣場演出———『京畿神韻·多彩河北』的到來,世博廣場內再次熱舞歡歌、激情四溢。
原定於5月14日河北周開幕當天舉行的慶典廣場演出,因當天不期而至的小雨臨時取消。『憋了一天的勁頭,一定得在這頭一場裡扭出來、跳出來!』和昌黎地秧歌演員薛芳一樣,『憋足了勁兒』的河北演員們個個氣場十足,昌黎地秧歌、滄州武術、永年太極、河北梆子、井陘拉花、吳橋雜技、安新高蹺、滄州獅舞……上一個節目的叫好聲未絕,這一個節目的歡呼聲已起。
不盡浦江風,多少河北情。強調近距離、互動性的廣場演出,讓千餘名四海游客得以如此近距離感知河北風情。
他們振奮於河北的雄渾。
身穿銀藍相間盔甲的常山戰鼓隊在開場節目《鼓舞世博》中登臺,重槌齊舞,鼓鈸爭鳴,場面波瀾壯闊,勢若排山倒海。『為什麼叫常山戰鼓?』有游客問,『您看到的鼓樂源自三國名將趙子龍故裡正定,古時名為常山郡,故取名常山戰鼓。』工作人員答。『難怪如此氣貫長虹,原來是繼承了子龍遺風,今天我算開眼了。』
他們沈醉於河北的濃烈。
體輕、腿沈、腰柔、腕靈……紅火奔放、詼諧有趣的昌黎地秧歌正讓觀眾覺得意猶未盡。擰肩、翻腕、扭臂、屈膝……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井陘拉花又奪喝彩一片。『?嚓、?嚓、?嚓』不停按下手中相機快門的李老先生來自香港,僅僅拍照還嫌不夠過癮,演員一下臺,他就追了過去,『小姑娘,能不能教我跳一段,我這樣扭對不對?』
他們驚嘆於河北的靈動。
沒有借助任何道具,來自吳橋的雜技演員僅憑徒手表演的柔術和技巧雜技就讓臺下觀眾連連驚呼;揉和了滄州武術的滄州獅舞不僅將獅子舞動得活靈活現,時而越凳翻滾、時而長立旋轉的高難度動作更讓觀眾叫好不止。『以前看見的雜技都是電視裡的、劇院裡的,從沒這麼近距離看到雜技演出。』江西觀眾王剛十分興奮,『我離演員還不到5米遠,河北雜技絕對是真功夫!』
有人是追著河北表演隊伍來的。『我看了河北周的開幕演出,太精彩了,聽說這裡還有廣場表演,我當然不能錯過。』不到兩天的接觸,上海觀眾張曉光已成為了忠實的河北『粉絲』。更多人是偶爾路過無意間觀看到這場文化盛宴。從內蒙古興安盟遠道而來的52歲蒙古族大媽玉梅腿腳不好,半個小時的演出,她和老伴是坐在地上看完的。『小伙子,聽說下午還要演一場,幾點啊?我還來看。』『太激動人心了,太不可思議了。』西班牙小伙子Mando的英語顯然不好,他在記者的本子上畫了一面鼓,『這個最有激情。』Mando想了想又比畫起扇扇子的動作,記者明白了,他是在說地秧歌,『非常快樂、非常幽默。』Mando豎著大拇指,『所有的功夫,很難。』演出引起了他對河北的極大興趣,Mando告訴記者,『下個月,我要帶女朋友一起去河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