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敦煌機場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獨特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從新石器時代的刀耕火種到西漢時期的歸漢設郡,從魏...">
![]() |
|
|||
| 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 |
| 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敦煌機場 |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獨特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從新石器時代的刀耕火種到西漢時期的歸漢設郡,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幾易其主到隋唐時期的閭閻相望,從吐蕃時期的大力弘佛到歸義軍時期的苦心經營、西夏元明清時期的日漸衰落,敦煌展現出了中國各個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具有近4000年的文明歷史。
敦煌境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自然風光奇特迷人。境內現存各類文物景點24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莫高窟、玉門關、懸泉置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4A級景點3處(鳴沙山·月牙泉、陽關和雅丹地貌國家地質公園),3A級景點2處(敦煌影視城、三危山景區)。特別是被稱為『文化瑰寶』的莫高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與天津,一個是沙漠綠洲,一個是沿海港口,兩地雖然遠隔數千裡,但相互的合作交流卻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敦煌地處中國大西北,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開發前景。隨著天津與敦煌的合作交流不斷走向深入,兩地將在多個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成果。近年來,敦煌制定並推進了『三城一基地』產業戰略——
光熱資源充足
礬礦佔全國5%
敦煌地處內陸,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數為3246.7小時,年平均氣溫9.3℃,太陽年輻射總量153.76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150天左右,為發展優質林果業、旅游觀光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敦煌是甘肅省瓜果、棉花、蔬菜主要產地之一,特別是以葡萄為主的優質林果已達到10萬畝,敦煌紅地球葡萄、敦煌無核白葡萄被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評為『中華名果』,敦煌葡萄生產基地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稱號。
敦煌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釩、鐵、磷、硫、石棉、芒硝等4大類(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氣)26個品種,品位高、貯量大、易開采。其中位於方山口的釩資源,屬大型礦床,探明儲量125.86萬噸,佔全國總量的5.07%,位居全國第四,平均品位0.86%,最高達3%,潛在經濟價值28.24億元。
基礎條件完善發展環境優越
全國第二個航空口岸縣級市
敦煌鐵路已建成運營,開通了敦煌到西安、烏魯木齊、蘭州、銀川、酒泉五對客運列車,敦煌至格爾木鐵路已獲國家批復立項,即將開工;境內公路是通往新疆、西藏、青海的交通紐帶,省道314線高等級公路已全線貫通,國道215線正在改擴建;敦煌機場即將由4C級擴建為4D級,現已開通了執飛北京、上海、西安、成都、西寧、烏魯木齊、蘭州等大中城市的航班。敦煌機場國際聯檢大廳建成並投入使用,敦煌航空口岸實行臨時開放,成為全國第二個開放航空口岸的縣級城市。
敦煌市能源供應優質充足,已建成黨河等五個總裝機容量10700千瓦、年發電量5755萬千瓦時的水電站。總投資2.78億元,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燃機電站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太陽能產業區建設已全面啟動,兩個10兆瓦光伏並網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並實現了部分並網發電。每年輸入敦煌的3億方天然氣,提供了充足的清潔能源。城市功能和特色日益完善凸顯。
以市場化的理念經營城市,僅2006年以來,敦煌市投入城市開發建設的資金就高達17億元。投資1億元的8萬噸自來水廠擴建工程已建成投用;投資4500萬元,建成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長9.7公裡,總投資1億元的城市外環路建設工程已批准立項;『把城市作為景觀建,把單體建築作為景點建』,全面實施了黨河風情線、敦煌風情城、城市立面改造、夜景燈光設置和平房拆遷等城市建設工程,充分運用敦煌文化元素包裝城市,使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斷提昇;
同時,與旅游業發展相配套的接待服務設施已具規模,全市共有賓館飯店135家,其中星級賓館32家(五星級一家、四星級4家、三星級7家),總床位13000多張。旅行社和旅行社駐敦分支機構達到66家,導游980人,涵蓋英、法、德、意、日、韓、俄等8個語種。招商引資政策優惠靈活。1992年,敦煌市被批准建立省級旅游經濟開發區,給予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繪就發展藍圖助推科學發展
大漠光電城謀劃千萬千瓦級
在國家進一步加大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力度和制定出臺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新形勢下,敦煌再次成為一塊充滿商機和希望的熱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敦煌市將全面貫徹甘肅省委『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和酒泉市委『兩抓整推』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展示魅力敦煌、建設藝術之都』的發展目標,加快推進『三城一基地』建設進程。即:
——建設國際旅游城。依托眾多的歷史遺跡和人文自然景觀,加快旅游深度開發和轉型昇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國際性的旅游節會,爭取航空口岸長期開通,積極開闢國際客源市場,使境外游客人數保持較快增長;建設完善的旅游服務設施,提供與國際接軌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建立國際通用的旅游信息和標識系統,積極創造無障礙旅游人文環境,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建設文化藝術城。依托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以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文化基礎建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把敦煌文化滲透到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節,融入到人文環境的每一個層面,延伸到旅游開發的每一個環節,不斷加快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以文化的軟實力提昇經濟競爭的硬實力,努力建設文化特色更加鮮明、藝術氛圍更加濃郁的文化藝術之城。
——建設大漠光電城。依托地域廣闊、光照充足的資源優勢,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突出項目示范效應,在全市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逐步推廣使用太陽能,促進生態效益和產業效益相結合,走發展低碳經濟的新路子,努力建設千萬千瓦級光伏並網發電基地和大漠光電城。
——建設西北最具特色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依托良好的氣候、地理條件,改造提昇傳統農業,不斷壯大以葡萄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力爭兩年內全市葡萄總面積達到10萬畝,發展一批以品種展示、鮮食采摘、農家休閑為主的葡萄觀光園,建成一批以葡萄鮮貯、釀酒、榨汁為主的產業化龍頭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敦煌葡萄品牌,努力建設西北最具特色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