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漫畫/賈洪濤
天津北方網訊:5月17日凌晨3時許,武漢新洲一所初中學校組織30餘名初三年級班主任和學科組長參加敬香祈福,因為下月就要中考了,學校希望初三的孩子們考出好成績。一位副校長表示,每年都會組織畢業年級班主任敬香,這已經是常規工作。有的老師比較講究,還提前3天吃齋。(據5月18日《長江日報》報道)
坦率地說,老師們的這一舉動是明顯缺乏『自信』的表現,從中不僅為我們放大了『考試綜合征』的怪相,更是從一個側面揭示了當前我們教育生態異化的現狀。
縱觀我們『金字塔式』教育生態體系,考出好成績儼然成為出人纔的『不二法門』,雖屢經改革,『一考定終身』的現實不僅無法撼動,而且『一考定音』的分量還在逐層下放,似乎每一次昇學都是人生的一次大考。因此,無論是考生還是老師,共同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是,如何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從而尋找到各自好的『歸宿』。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研究生已然不稀奇。好中學意味著好大學,中考的較量也就成為高考的預演。從這個角度來說,爭搶高考『獨木橋』之路上的有利地形,是確保站穩不至於『摔死』的關鍵。
與此同時,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生態法則也體現在學校間的激烈競爭當中。考試錄取率,不但是展示學校辦學水平的『法寶』,更是打敗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考試錄取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為各學校重點攻克的『課題』也就不足為怪了。而師資力量作為攻克『課題』的關鍵,其考核必不可少。至於考核標准,自然是落到了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正所謂,學生『出彩』,老師光彩,否則,老師就得『掛彩』。
試想,在如此教育生態面前,各方心理壓力重重也就在所難免了。在新聞中,我們看到的正是如此,由於上級教育部門要考核學校,於是學校領導只得將壓力層層往下轉嫁,遂而出現學校壓給年級、年級壓給老師、老師壓給學生的局面。
由此看來,老師們通過敬香祈福舒緩心理壓力的同時,也明白廟裡的神靈是無法幫助他們從被異化的教育生態中『解脫』出來的。(楊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