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消防員手拿30千克的啞鈴,狂奔100米,連大氣都沒喘一下又將平放在地上的50千克重的輪胎掀了起來,接下來放倒再掀起,連續翻動了100米後,消防員已經喘起了粗氣。終於翻到了指定位置,消防員又扛起一支杠鈴,跑向一個重75千克的假人,背起假人和杠鈴足有100多千克的重量,此時的消防員已經汗流浹背,但他仍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向終點,一旁觀摩的消防官兵不禁高聲歡呼起來。完成這一系列高難項目的是大港消防支隊的普通戰士,也是大港綜合應急救援支隊的普通一員。過硬的軍事素質與頑強的戰斗作風,使得這支整合了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救援隊,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救人於危難之中。
今年2月9日,天津首支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濱海新區大港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成立。這是一支以公安消防隊伍及其他優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依托,『一專多能』的救援隊伍。除承擔消防工作以外,還承擔包括地震等自然災害,建築施工事故等安全生產事故,恐怖襲擊、群眾遇險等社會救援任務,協助有關專業隊伍做好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危險化學品災害等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
公安消防大港支隊政治委員李慶功介紹說,大港擁有國家級重點工程百萬噸大乙烯、大港油田、天然氣管道大港分輸站、大港發電廠等大型、特大型企業,易發生石油化工災害事故和危險品運輸的交通事故。『以往出現險情,各個部隊一起上,缺乏統一調度、指揮協調機構,容易出現信息不暢各自為戰的局面。』以油罐車事故為例,接警後需要消防、交通、安監、環保、衛生部門現場配合救援,過去常會動用私人關系。但在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成立後,一切都被制度化,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得到了科學的整合與調配。『體系、機制和能力是救援隊建設的三個重要方面』,前兩個方面制定好後,救援能力的提昇就擺在了重要的位置。通過加強日常訓練、演習和實戰鍛煉,將綜合應急救援支隊打造成一支『鐵軍』,做好准備隨時衝向搶險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