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周當紅人物,當屬從養生神壇上走下來的張悟本。經過媒體的深挖細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張悟本: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1981年進紡織廠當了一名工人。1997年下崗後,賣過小商品,賣過安利的產品,後來又賣鈣片……他的走紅,可謂劍走偏鋒,是對傳統醫藥進行了一次瘋狂的顛覆,在他嘴裡綠豆、白蘿卜、長茄子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藥,比當年陝西的那個胡萬林還要邪乎。他的一套歪理邪說是由其獨特的背景支橕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接受過教育,四代中醫世家,6歲從父學醫,而其父是中央領導的保健醫生……現在媒體查明,這一切都是假的,是策劃團隊為包裝他進行編造的。
現在張悟本『原形畢露』了,有不少部門、科研機構和有關人士出來表態了:我們與張悟本不存在任何關系。
張悟本以『專家』形象出現,是三年前。把他推上這個寶座的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合作中心。在不少場合,張悟本是以該院『中醫養生專家』和『高級營養師』自居的,是該院的『客座』教授。張悟本能夠取信於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這個牌子。報道說,中醫科學院一負責人介紹,合作中心屬獨立法人,自收自支,除總經理為中醫科學院在編人員,其餘均為外聘人員。此說證明,中醫科學院也脫不了關系,該院一內部人士提供的信息表明,合作中心其實就是一個賣保健品生產技術的公司。說白了,這個中心就是中醫科學院的『三產』。以前黨政機關和政法軍警單位都有『三產』,『三產』就是為了賺錢,完成任務指標是根本,至於如何經營上面是極少關注的。多年前的一場清理整頓,讓黨政機關和政法軍警單位辦公司風得到遏制。然而,像中醫科學院這樣的研究機構,可不可興辦『三產』?辦了『三產』又怎樣預防學術品牌被濫用?當學術品牌被濫用,只能把百姓往『迷信』路上去逼,豈不是學術的悲哀?
其實這種濫用已經全面介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經常在居民小區看到,推銷各種保健品的人員,都穿著白大褂,他們要讓人們以為他們是醫生。
沒有媒體的深挖細究,還不知有多少張悟本的粉絲聽他雲遮霧罩、胡吹海侃的。他炫耀的資本大都是假的,只要有人膽敢戳破,他就不可能『忽』倒全國一大片。28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張悟本並非衛生部首批高級營養專家。北京大學醫學部也否認張悟本在這裡有過學習經歷……如果這些證據能夠早點拋向社會,上當的人也會少得多,也不至於把『養生專家』養得那麼大。
除了有關部門和機構對養生專家的欺世盜名不聞不問,一些媒體,也是『養生專家』的『養父養母』,有的出版社給他出書,湖南衛視請張悟本到《百科全說》去做嘉賓,主持人竟是央視花旦之一方瓊。一些媒體在利益面前喪失了應有的立場,當以此為戒。(薛建國)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