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資料圖:鳩山由紀夫 |
文章摘編如下:
日本民主黨鳩山上臺前及上臺初均躊躇滿志,也的確想為日本、為中日關系、為亞洲做點事情。由於主張將普天間美軍基地遷移到『國外』,並承諾在5月底解決這一問題,獲得日本選民的贊賞和好評。
但正是這段話,鳩山政府得罪了華盛頓當局,承受了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結果和前幾任首相一樣,成為『美日同盟』的犧牲品。在白宮官員的『運籌帷幄』下,鳩山已經變得內外交困,在日本的民眾支持率也創了新低。華盛頓官員暗示,已不想和鳩山再談什麼基地遷移,且准備和『鳩山後』政權打交道,顯示『美日同盟』其實是一塊蒙騙日本民眾的假招牌,實質是白宮說了算。
5月16日,逾2萬衝繩民眾發起『包圍行動』,長達13公裡的『人鏈』高呼『美國人永遠離開衝繩』的口號,將『普天間基地』包得水泄不通。2萬人挽手高呼『美軍無條件歸還基地佔用地』。
鳩山政府原來計劃在美軍駐衝繩基地的問題上與白宮來個『硬對硬』,贏得了日本民眾的喝彩,在當時獲得了空前的支持率,無奈花拳繡腿擋不了白宮的『拳頭理』,結果滿盤皆輸。
去年大選前,民主黨就一直主張將普天間基地遷移到『衝繩縣外』甚至『國外』。但當鳩山政府和美軍交涉後,纔感受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由於美方堅持要在衝繩保留機場,使鳩山政府的計劃變得『比登天還難』。
美軍普天間基地位於衝繩島中部,地處南北交通的要衝,戰略位置重要。美軍在冷戰期間多次對基地進行擴建和整修,現已成為擁有2800米混凝土跑道、多座機庫、飛機修理廠、現代化後勤通訊設施的龐大軍事基地。
普天間基地內的軍事訓練頻繁,對當地居民的安全、生活構成了嚴重的影響,當地居民長期都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普天間基地的美軍直昇機曾經將機上零件隨意墜落在居民區的幼兒園、加油站等高危場所,引發當地居民的高度恐慌;美軍訓練飛機還曾經墜毀在衝繩國際大學的校捨之內,對學校的正常學習秩序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超音速噴氣飛機經常訓練至深夜,雷鳴般的噪音搞得居民根本無法休息。
該基地的周圍還發生了多起美軍強奸日本女學生的嚴重犯罪事件,但罪犯卻可以不受到法律制裁而逃之夭夭。日本法院無權對美軍的強奸等罪犯進行審判,已經引發了居民舉行多次的示威和抗議。衝繩居民認為,日本已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美軍的行為已經使他們忍無可忍。
美國人認為,如果美軍離開日本,意味白宮失去亞洲的主導權,甚至可能傷及美國本土的戰略安全。美國自使用衝繩這個基地後,可以非常方便地監視俄、朝等附近國家的軍事活動,起到牽制作用。
基於以上原因,華盛頓對鳩山提出要將基地遷出『國外』的言論,采取了強硬的回擊。在今年4月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上,盡管日本官員竭力游說白宮,希望奧巴馬能夠和鳩山作『建設性』會談,但白宮卻只安排奧巴馬和鳩山僅10分鍾『禮節性』見面。美國在安排峰會領導人合影的時候,鳩山也被安排在最邊的位置上,顯示華盛頓根本沒有將這位首相看在眼裡。日本傳媒更加認為這是對日本國的巨大羞辱。
1951年的『日美安保條約』,為美軍在日本的永久佔領提供了法律依據。1960年,日本亦承諾美國對衝繩有絕對的統治權力。日本和美國的特殊『情結』源於二次大戰,兩顆原子彈葬送了幾十萬日本人的性命,並將日本軍國勢力送上斷頭臺。
美國還在1985年和日本『協商』訂立了《廣場協議》,通過強迫日元昇值、操控美元兌換日元匯率等手段,使日本損失了8百億美元的資金。《廣場協議》既將日本的長期積蓄輕松地轉移到華盛頓口袋中,還因此導致日本出現超過10年的經濟大蕭條。
鳩山上臺後,希望能夠擺脫美國扣在日本頭上的枷鎖,但結果適得其反,讓鳩山政府和前幾任政府一樣,成為美國經濟危機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