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本執政的民主黨新代表菅直人於4日當選為新一任首相。然而,與8個多月前躊躇滿志的鳩山率民主黨擊敗自民黨並組建聯合政府時的執政環境相比,新首相處境異常嚴峻,坐穩『相座』須闖三關。
菅直人須闖的頭道關,是打造『清新民主黨』形象,迎接7月中旬的參議院選舉,尋求較為順利執政。鳩山執政時,民主黨因在參院議席不過半數,為求政權穩定而與社民黨和日本新黨結成執政聯盟。而現在,執政聯盟解體,社民黨站到在野黨一邊,再加上普天間問題上『承諾沒有兌現』激起衝繩縣民『憤怒』,民主黨面臨空前選情危機。本次選舉,民主黨要保住被改選的54個議席已十分艱難,如再聯合其他小黨派議席總數還不過半,自民黨政權後期出現的『扭曲國會』現象將會重演,施政將可能在國會步步受阻,民主黨當前必須迅速扭轉選情。
菅直人須闖的二道關,是如何協調日美關系,使新政府在對美態度上既彰顯『個性』,又不至『觸怒』美國。民主黨在野時不斷批評自民黨一味追隨美國,主張建立『平等』日美關系。但事實上,在維護和加強日美同盟關系的『大前提』方面,民主黨與自民黨並無原則區別。從普天間問題就可看出,遷移方案在翻了一個『漂亮的跟頭』後又回落到自民黨政府與美國達成的原案上,這說明:『承諾』可以不兌現,衝繩民眾的利益可以被『忽視』,但日美同盟卻不得不維護。因此,處理日美關系,如何不被輿論批評為『與原自民黨政權一樣』,又能走出一條『獨特』的對美協調路線,是新政府面對的又一挑戰。
菅直人須闖的第三道關,是能否推出有效經濟政策,使顯露復蘇苗頭的日本經濟走上增長軌道,這關乎新政權能否保持長期穩定。前自民黨政權倒臺與其在推行經濟改革上的失敗關系很大。然而,菅直人接手政權後,政策選擇和財政餘地很有限;他在鳩山內閣時,曾主張修復日本困頓的財政狀況、敦促民主黨重新審查財政支出、尋求提高消費稅,但尚未得到國會及黨內積極回應。而參院選舉在即,民主黨議員更擔心提高消費稅政策『嚇跑』選民。此外,與經濟相關的一些法案仍有待國會審議通過。而經濟政策成功與否最終將決定新政府能否獲得民眾支持,從而使民主黨政權保持長久穩定。
通過市民運動走上日本政壇的菅直人,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厚生大臣期間,在處理艾滋病病毒污染血液制品等問題上成績頗著,聲名鵲起,被譽為『草根大臣』。如今成為『草根首相』的菅直人能否給日本政壇帶來新氣象,率領『遍體鱗傷』的民主黨走出政局困境,其『闖關』能力將受考驗。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