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山區職業教育如何發展?西吉職業教育結合用工企業實際和市場需求,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成功從『次等教育』中突圍,培養出工學兼用型人纔,成功搭建起山裡娃求學的『立交橋』。
西吉職業教育長期以來籠罩在『次等教育』的陰影之下,普教『車水馬龍』,職教『門前冷落』。為改變這種現象,去年,西吉下大力氣撤掉職業學校裡的『普高班』,將教學師資學以致用。與此同時,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了14名專業課教師,彌補了師資力量不足的『短板』。在學校課程的設置上,西吉職業教育學校與用工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調整原有課程計劃,按企業項目模式教學。原來常見的《XX概論》《XX學》等課程基本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XX制作》《XX維修》,徹底除掉不適應市場需求發展的課程。同時,該縣還投資800多萬元建成職業中學實訓樓、並根據市場需求,新增淀粉加工班、電子電工、旅游管理、飯店服務等專業並配置相對應的實訓教學設備,學生告別了對著圖紙『畫餅充飢』。在山東青島海爾集團上班的朱小燕剛去就能熟練操作機械,她電話告訴記者,『多虧模擬教學,使我們能在廠裡落地生根』。
目前,已向山東、北京、天津、湖北等地19所職業學校輸送初、高中畢業生6617名,輸送出去的山裡娃已成功在外地就業,月工資收入均達到2000元以上。
寧夏西吉縣職業中學始建於1986年10月,2000年掛牌成立西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2004年被自治區認定為西吉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是集職業高中教育、技術培訓、職工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於一體的綜合性職教中心,先後榮獲自治區『衛生先進集體』、固原市『平安模范校園』、『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西吉縣『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先進集體』、『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寧魯合作辦學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2009年又榮獲固原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西吉縣『教育教學特別獎』,獲獎金5萬元。。學校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22300平方米,建有辦公樓、教學樓、培訓樓、實訓綜合大樓,有『鵬翔駕校』等實訓基地及實訓操作室,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200餘臺,藏書2萬餘冊;現有教職工180人,其中高級教師19人,中級教師52人,『雙師型』教師60人。目前有42個全日制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多人。開設計算機應用、旅游飯店服務與管理、阿拉伯語、汽車駕駛與維修、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焊接、物業管理、廣告設計與裝潢、種植養殖等特色專業,並開設建築摸灰工、磚瓦工、商業營銷員、護理、保健按摩、美容等半日制、業餘時間制的短期培訓專業。
學校貫徹『辦好一所學校,振興一方經濟,培養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的辦學宗旨,本著『為全體學生負責,為學生終身負責,為中華民族負責』的辦學思想,秉承『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的校訓,確定了『1223』的辦學思路,即:一個辦學目標,早日進入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行列;兩種辦學模式,全日制學歷教育和各級各類培訓並舉;教師的兩個轉變方向,由理論型向操作型轉變,由普通型向『雙師型』轉變;學生的三個發展方向:一是昇學就業,通過高職對口考試進入高等院校深造就業,二是聯辦就業,通過『1+2』或『2+1』等形式到聯辦學校學習就業,三是校企就業,通過三年學習由學校直接推薦到企業就業,力爭實現學生全部就業。通過探索和努力,學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體系。
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學生管理,確保校園安全,優化育人環境;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實際操作訓練,重視基本技能培訓,大力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積極引導轉移就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高考連續4年取得優異成績,2007年高職對口考試,十六名考生進入本科分數線,被西安科技大、西北農林大等大學錄取,本科錄取佔全區的32%。2008年高職對口考試, 245名考生中,500分以上70人,其中,高職本科錄取13人,高職專科錄取155人,錄取率為63.3%;2009年高職對口考試,學校又取得了良好成績,242名考生中,450分以上109人,各項指標均列固原市前列,其中,高職本科已錄取7人,高職專科錄取145人,錄取率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