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隊10號球員斯內德攻破巴西隊大門。 ●荷巴大戰先打嘴仗 所有人都希望,南非版的荷巴之爭能成為對攻大戰的新經典。球迷或許如願了,因為比賽還沒開始,對攻就已經開始了。只不...">
![]() |
|
|||
| 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荷蘭隊10號球員斯內德攻破巴西隊大門。 |
●荷巴大戰先打嘴仗
所有人都希望,南非版的荷巴之爭能成為對攻大戰的新經典。球迷或許如願了,因為比賽還沒開始,對攻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雙方用的不是腳,是口水。出場的不是球員,而是兩個曾經的風流人物。
代表荷蘭隊出戰的是克魯伊夫。屢次敗在巴西隊腳下的克魯伊夫,這次總算找到比球門更容易攻擊的目標了:『巴西隊擁有很多有纔華的球員,但他們卻太注重防守,沒有任何進攻的興趣。這對於球迷以及整個世界杯賽來說是一種恥辱,因為他們原本是人們期望欣賞的球隊。』
巴西隊的保守確實招致了全世界的質疑,可是在荷巴大戰前克魯伊夫說這番話,似乎更有點弦外之音。他接著抨擊說:『當談及巴西隊的時候,我會想到法爾考、濟科、蘇格拉底……現在巴西隊完全相反,我不會買票去看他們的比賽的。』
與對手互噴口水,是教練的必修課。所以巴西隊主帥鄧加理所當然地還擊:『他當然不會花錢買票看比賽,他的票都是從國際足聯那裡白拿的,他想看什麼比賽就去看吧。』
●五星巴西死於自殺
決定比賽結果的,是球員的腳而不是教練或者前球星的嘴。當然,球員們也不願意未戰先敗。巴西隊核心卡卡就發出挑戰:『荷蘭球員踢得確實不錯,我希望他們能堅持進攻,與我們展開對攻,那樣比賽就好打了。』看似文靜的卡卡,話裡的含義很明顯——如果荷蘭人膽敢對攻,必死無疑。
卡卡是有信心的。因為在鄧加手下,有卡卡、羅比尼奧和法比亞諾三人組同時上場的比賽,巴西隊已連勝16場。荷蘭隊會成為『巴西三人組』的第17個手下敗將嗎?羅比尼奧的進球,讓三人以為夢想的延續就在腳下。
羅本努力地奔跑著,『呂布戰三英』?似乎他的奔跑很徒勞。但事實上,羅本是假呂布,真正的殺手隱藏得很深——斯內德雙槍齊發,先是用一腳傳中誘惑梅洛犯錯,然後頭槌破門送巴西隊上路。
那一刻,三英傻了,鄧加傻了,巴西隊傻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其實除了他們,大家都知道答案。與其說斯內德殺死了巴西隊,不如說巴西隊主動放棄了生命——從鄧加放棄一眾進攻天纔開始,他們就舉起了指向自己心髒的刀。
●歷史數據看好荷蘭
歷史沒長嘴,但仍能告訴你很多東西。比如,歷史說了,贏了巴西隊之後,荷蘭隊肯定將進入決賽。
世界杯賽歷史上,兩隊曾交手3次,獲勝者無一例外地進入了決賽。
1974年,兩隊首次在世界杯賽上交手。荷蘭隊全攻全守的打法威力無窮,他們在第二階段小組賽中以2比0完勝巴西隊。隨後荷蘭隊殺進決賽,但不敵東道主西德隊屈居亞軍。1994年,兩隊二度相逢在1/4決賽。上半場0比0,下半場兩隊聯手打進5球,先是巴西隊2比0領先,然後荷蘭人追成2比2。但最後巴西隊左後衛布蘭科一腳任意球絕殺『橙衣軍團』。這屆,巴西隊進入決賽並捧杯而歸。1998年,巴西隊和荷蘭隊在半決賽會面,120分鍾戰成1比1。點球決戰巴西隊勝出,連續兩屆殺進決賽。
現在,荷蘭隊進入決賽的幾率非常大。難道,無冕之王終於能碰觸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