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郁義鴻徐彥攝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徐彥攝
浙江在線07月04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道
全球金融危機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是一道坎,對於浙商這一群體今後的發展同樣有著大影響。作為中國第一商幫,後危機時代他們將何去何從?浙江民營企業的未來轉型路在哪裡?突破口又在哪裡?
這些問題都成了昨天(3日)在杭州舉行的『2010浙商(夏季)論壇』關注的焦點。而本報以探尋浙商新十年發展軌跡,解讀新浙商文化內涵為主旨的『走讀浙商』大型系列報道,也引起了專家學者的熱議。
在下午的『商幫文化比較與商幫合作』論壇上,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重點介紹了本報的『走讀浙商』活動。隨後,來自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郁義鴻副院長從學者專家的視角,進行了點評。
三個數字的背後『500萬、二三代、10年。』昨天一開場,楊軼清先講了這三個數字。這三個數字的背後,是本報『走讀浙商』大型系列報道的出發點和意義所在。
『走讀浙商』大型系列采訪活動今年3月1日啟動。這是早報創刊十年來時間跨度最長、走過地域最廣、投入版面最多的一次采訪活動。
采訪活動橫跨一整年,圍繞國內外經濟熱點,從省內、外省、國外三條線路陸續全面鋪開。國外站點主要有中東迪拜、歐洲、澳洲、北美、南美、非洲;國內站點主要有東北三省、內蒙古、新疆、天津、北京、上海、山東、四川、重慶、福建、香港等。
昨天的論壇舉辦前,早報記者剛剛從新疆走讀歸來。
500萬——這麼龐大的商人群體,的確需要好好解讀楊軼清說的500萬,指的是目前省外浙商的人數。他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浙商憑借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以及敏銳的商業嗅覺,從當初的小貨郎起步,到遍布全國的『螞蟻軍團』,再到縱橫全球的『跨國網絡』,足跡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成為現今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商幫。
作為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商人群體,浙商不僅為浙江經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於整個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來說,其表率和樣本意義同樣突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省外浙商人數已經達到500萬。這麼一個龐大的商人群體,的確需要好好解讀。
二三代——早報『讓我們更多關注在省外拼搏多年的浙商』二三代指的是,很多省外浙商都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階段。
回望過去30年,他們經歷了上個世紀80年代『做別人不願做的事』,即從事一些社會聲望和評價較低的職業——擺地攤、補鞋、彈棉花、走街串巷收破爛;到上個世紀90年代,又開始『做人家不敢做的事』;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則是『做人家做不了的事』,因為這一階段的創業對資金、人纔、技術、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較高。
『如今很多在省外的浙商都已經生根發芽。比如在四川的浙商,他們的孩子可能不會說溫州家鄉話,但會一口地道的四川話。』楊軼清表示,作為省級媒體,平時可能關注更多的是省內浙商動態,『但是「走讀浙商」把我們的視野拉向省外,讓我們更多關注在省外拼搏多年的浙商。』
10年——徹底改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下走訪浙商,很必要10年是早報創刊10年,也是歷史邁進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
『早報創刊之後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經轉型定位成主打財經、財富的都市媒體。』楊軼清說,對於浙商來說,邁進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後發現,所有的外部經濟環境因為2008年底爆發的那場全球金融危機而徹底改變,之前的發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少以往非常優秀的浙商企業開始倒下。
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走讀浙商』活動重新走訪全球浙商,通過探尋他們在後危機時代的生存狀態,以此來窺探浙商新一個10年的發展軌跡,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專家聲音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郁義鴻:
『顯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走讀。』在看了『走讀浙商』的材料和報道,聽了楊軼清的介紹之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郁義鴻表示,浙商的發展對於浙江經濟的意義顯而易見,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對於整個中國經濟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作為媒體,能夠站在全球視野對浙商進行系統走讀,顯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郁義鴻說,本次采訪活動對於浙商群體、浙江經濟,以及中國經濟來說,確實是一次責任重大的旅行。因為,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家的不斷創新發展。而浙商群體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先發群體,他們所走過的路對於眾多中西部的企業和商人來說,非常值得總結和參照。
『這組報道從國外、省外和省內3個維度對浙商進行梳理和報道,而且3個不同維度又有不同的報道脈絡,對於浙商群體的解讀將是比較全面的。如此宏大規模的浙商采訪活動不僅是早報創紀錄的活動,在國內媒體也很少見。近年來不僅僅是浙江媒體,國內乃至國際媒體都非常關注浙商。浙商報道我也看了很多,但像這樣規模的全球采訪活動還沒有。
『從已經發出的這些報道來看,「走讀浙商」很好地完成了其預期目的。』郁義鴻認為,無論是迪拜站還是歐洲站,這些報道都及時滿足了讀者對於危機中浙商真實生存狀態的信息需求,同時也最能直接反映浙商在危機環境中的所思、所做,這對於解讀浙商文化、浙商精神都是第一手資料。
最後,郁義鴻還希望,『走讀浙商』大型系列報道完成之後,能夠通過年底的論壇研討會,提煉出具有指導意義的東西。『這指導意義不僅僅是對於浙商的,而且應該是對於中國其他所有商幫的。』
●浙商聲音谷歌退出後填補空白的張綿富:
『走讀反映浙商心聲』作為浙商研究會發起組織的年度大型活動,2010浙商(夏季)論壇同樣吸引了全省各地的眾多浙商參加。他們在了解了本報『走讀浙商』活動的相關信息後,也對這一活動給予了熱情關注。
『在這之前,我已經留意到你們這組系列報道了。』作為創新企業的代表,杭州小矮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綿富說,覺得這組報道真實反映了浙商的心聲。
『雖然浙商受金融危機衝擊很大,但依然有很多不斷創新的浙商在尋求新的發展。』小矮人科技公司主要從事跨媒體搜索平臺經營,今年谷歌退出後,張綿富抓住機遇推出『中國撥撥通』,進軍互聯網最大富礦之一的搜索領域。作為後來者的張綿富並沒有機械地填補這一市場空缺,而是實現了將產品昇級。『如果沒有創新,而只是機械地填補,我們肯定爭不過百度。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更好的產品去改變更多人的搜索習慣。』
『浙商不僅僅只會炒房、炒煤,那些並不能代表主流的浙商,不能代表大多數浙商。據我了解,身邊像我們這樣的創新企業很多。』張綿富表示,『你們的報道可以讓外界全面、真實地了解我們浙商群體。這是我們最歡迎的。』
●論壇首次發布 模式創新十大經典案例出爐記者徐秀雰
昨天在杭舉行的『2010年浙商(夏季)論壇』雲集了眾多浙商和專家學者。論壇上,組委會首次發布『模式創新十大經典案例』,阿裡巴巴的淘寶網、網盛生意寶、浙江產權交易所、帥康高端品牌等企業和單位入選。除了一直備受關注的IT行業,更有涉及農經產業和文化產業的企業入選,如華凱新農、東方文化園,讓人耳目一新。
論壇通過座談會、分論壇以及對話和沙龍的形式,就浙商的產業轉型和模式創新等問題進行了頭腦風暴。出席本次論壇的李開復博士帶來了他的創新工場,與30多位浙商開了一個座談交流會。而來自全國十大管理學院的院長們在與浙商代表舉行了座談中,為浙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點指點迷津。『浙學論壇之網絡時代與文化創新產業』、『商幫合作與比較』、『房產浙商沙龍』等分論壇上的熱點話題,也成了浙商們關注的焦點。
本次論壇,由浙商研究會發起,由今日早報以及浙江省社科聯、浙江省僑聯參與指導,東方早報、浙江省工商聯直屬商會、杭州市來杭投資企業協會、浙江華夏文化發展基金會、浙江產權交易所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