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傍晚,來貼沙河游泳的人依然我行我素。黃佳健董旭明攝
浙江在線07月04日訊
時間已近昨天(3日)凌晨,忙活了大半天的救援隊員沒有等來奇跡。前天(2日)晚上,到貼沙河游泳的男人最終沒有活著回來,滾鉤鉤到的是他已經冰涼的遺體(本報昨天曾有報道)。
這是今年杭州入夏以來,貼沙河第一次吞噬一條生命。而此前,類似的悲劇在這條河邊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昨晚溺水的小伙子姓張,山西人,1986年出生,身高足有1米8。
在凱旋派出所,記者遇到了死者朋友的小徐。他在派出所出具的『情況說明』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5月底我和他(小張)纔認識的。』小張和小徐曾經是秋濤北路某大酒店宴會廳的服務員。後來,他們又一起到莫乾山路某酒店應聘,小徐留下了,小張卻決定再換一家單位去打拼。
在小徐到派出所的同時,民警已經聯系了小張山西的家裡,家人正在趕來杭州的途中。
昨天下午2時,記者再一次來到貼沙河邊,雖然有關部門豎立了警示牌,依然有人在河裡游泳,聽口音,都不像是杭州本地人。
記者在岸邊找到了不少救生圈,那是市城管辦市區河道監管中心放置的救生設施,一共有30只。但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救生圈經常被人當成游泳圈用,用完了還被隨意丟在草叢裡。
市城管辦市區河道監管中心副主任蔡國強說,每天他們都派巡查人員在巡邏,一旦發現上述情況,肯定會第一時間勸阻,並將救生圈放回原位。若有救生圈失少,也會及時補回。
據了解,貼沙河裡遇險的基本都是外地人,他們對貼沙河缺乏了解。他們不知道貼沙河並不是如表面上看來那麼平靜,河水最深的地方足有三四米,人是無法踩到河底的。因為水深,水面溫度和水下溫度相差很大,游泳者極易抽筋,導致險情發生。
急診室醫生的眼淚貼沙河邊出點什麼事,凱旋派出所的民警、杭州市紅會醫院的醫生和記者差不多是第一時間知道的。
凱旋派出所的報警記錄裡,每年七、八、九三個月,平均每月要出現兩到三次『貼沙河』這個地名。報警的內容,都是說貼沙河裡有人游泳——
2009年7月25日晚上7時05分,城東公園貼沙河段有四五名男子在游泳,民警達到現場勸阻,兩人上岸,另幾人索性就游到對面去了。
2009年8月3日晚上7時,貼沙河裡有人游泳,民警勸阻後男子上岸,卻發現自己放在岸邊的手機不翼而飛。
2010年5月31日下午4時15分,貼沙河裡有人游泳,民警勸阻後男子上岸,男子還不服氣……
這些人當中,幾乎每年總會有人為游泳付出生命的代價。
凱旋派出所教導員鮑海華,提起這事,眉頭緊鎖。
對貼沙河裡游泳的人,他不知道去勸過多少次。可是他們都認為自己游泳技術好不會出問題。
而杭州市紅會醫院急診室主任鄧旻,更是為此流下過眼淚。他曾經為搶救一個落水的人,和同事們努力了14個小時,期間幾次讓落水者恢復心跳,但最終還是沒能救活那條年輕的生命。
『那是我當醫生這麼多年來的第一次落淚。他是個年輕的工程師,為了游泳把命丟了,太可惜了。』直到昨天,鄧旻和我說起這事還印象深刻。
是啊,貪涼下水,如果拿生命做代價,那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