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蝸居》,一部電視連續劇,播出後在廣大觀眾中引起了熱議。為什麼虛構的故事和情節能產生這麼大的現實反響?主要是由於它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了無房族的困惑與無奈。近年來,房價過高的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安其居,纔能樂其業。住房是關系億萬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住有所居』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務,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課題。
目前中國的房價到底有多高?
『商品房』、『房價』這些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只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個時期,城鎮居民實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雖然名義上是免費住房,但由於『僧多粥少』,人們總體居住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筒子樓、大雜院、三代同居一室的情景,很多人至今還記憶猶新。
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探索城鎮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後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此後10多年,城鎮住房建設規模不斷擴大。1998—2008年,新建住房65億平方米;城鎮居民居住條件顯著改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28平方米,為1978年的4.2倍;商品住房發展迅速,城鎮住房主要由市場供應的格局基本形成;住房保障初顯成效,到2008年年末已解決800多萬戶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房地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09年房地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5%。
在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近年來房價過高的問題十分突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房價曾一度有所回落,但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房價迅速回昇並大幅上漲。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住宅平均價格漲幅達25.1%。大城市更為明顯,今年一季度北京商品房均價達21880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漲了88.4%。前不久,央行公布的一份針對全國儲戶的調查顯示,超過70%的居民認為房價『過高,難以接受』。那麼,目前房價到底有多高呢?
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階段、文化、地理環境等狀況的差異,衡量房價高低還沒有一致認可和普遍適用的標准。不少專家學者在研究房價問題時,大都參考兩個指標,一是房價—收入比,二是房價—租金比。房價—收入比,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反映的是居民家庭對住房的支付能力和負擔程度,一般認為比值應在3—6之間,而2009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超過10。房價—租金比指每平方米月租金與每平方米房價的比值,通常認為低於1?300就意味著房地產泡沫已經顯現。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的房價—租金比在1?500左右乃至更低。另外,也有人把中國的房價與國外一些城市的房價對比。2009年12月紐約房價最高的曼哈頓區的中間價格約合每平方米人民幣2.75萬元,德國首都柏林的普通住宅每平方米均價約合人民幣1.7萬元;同期我國一些大城市的房價已接近甚至超過這兩個數字,而我們的收入水平卻相差數倍。通過這些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部分城市的房價確實明顯偏高。
當然也要看到,當前人們所熱議的高房價,主要還是針對一些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而言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房價水平的高低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作出客觀判斷。
房價過高癥結何在?
面對過高的房價,很多人坦言越來越看不懂樓市了,買房似乎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那麼,到底是什麼促成了目前的高房價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投資推動。隨著人們收入增加,投資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投資渠道偏少,近年來房價持續走高,使很多人以為房價只漲不跌、買房只賺不賠,紛紛加入『炒房大軍』,住房消費存在嚴重的『投資化』傾向。投資過度就是投機,投機性購房之風愈刮愈猛,對高房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資金推動。因為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市場流動性充足,也就是說市場流通中的錢過多。2009年我國新增信貸規模近10萬億元,相當於過去三四年的增量。資金充裕必然刺激投資需求,而一些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衝擊尚未完全走出低谷,大量資金就湧向房地產市場,必然使房價過快上漲。
地價推動。近年來,『土地財政』導致的地價上漲成為高房價的一大推力。所謂『土地財政』,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收入。比如,2009年沿海地區某市土地出讓金收入達1200億元,是地方財政收入520.79億元的2.3倍。由於很多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分依賴、對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過於倚重,再加上現行土地『招拍掛』(即土地用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出讓)制度不完善,價高者得,造成『地王』頻出,地價與房價相互影響、交替上漲。
制度原因。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歷史只有10多年,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比如,由於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雙重屬性,大多數國家住房既有市場供應的商品住房,又有政府支持投資的公共住房,我國在過去10多年較為重視通過房地產市場解決住房需求,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供應不足,欠賬過多,造成住房供應的結構性失衡非常嚴重。再比如,房地產稅收制度不健全,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征收不動產稅的國家,使擁有或囤積大量住房的成本過低,也助長了投機。同時,房地產市場還存在不少權利不對等、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充分的問題。
特別應看到,房價過高還與城鎮化快速發展有關。近年來,城鎮化持續快速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化發展及城鎮人口自然增長對住房產生了新的較大需求,住房供應問題比較突出。按照1998—2008年的城鎮發展速度推算,到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提高到52%左右,城鎮人口將超過農村人口。今後5年內,預計城鎮每年增加1500萬人,每年新增家庭500萬戶,其中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應更加顯著。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加快昇級,住房改善需求顯著增加,也加劇了城鎮住房的供需缺口,帶來了住房價格上漲的壓力。
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高房價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矛盾在住房領域的反映。比如,長期存在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大量人口向東部地區和大城市集中,造成這些地區住房壓力過大;比如,現行的財政體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成為引發『以地生財』問題的重要原因;比如,腐敗現象在房地產領域比較突出,導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執行力弱化;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著影響。高房價不單單是房地產領域的問題,而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網友提問
網友:有人說高房價說到底是剛性需求支橕的,那麼,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房價走勢?
答:所謂剛性需求,是指供求關系中受價格影響較小的需求部分。房地產市場中的剛性需求,主要是指人們買房自住的需求,既包括首次購房,也包括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方面要看到,由於城鎮化加速、消費結構昇級、『小家庭』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住房的剛性需求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剛性需求會受價格、政策和心理預期的影響,如果房價過高,大部分剛性需求會推遲實現。只有房價回調到部分購房者能承受的程度,剛性需求纔有可能釋放。因此,僅靠剛性需求,支橕不了高房價。但剛性需求的存在,可以避免房價暴跌。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房價過高問題?
『蝸居』、『蟻族』、『房奴』、『裸婚』……這些熱詞的流行,表明高房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而歷史和現實的很多教訓都深刻地警示我們:房價問題事關全局,如果長期居高不下,必將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高房價直接造成普通群眾買房難。面對目前過高的房價,很多人只能望房興嘆。『我不關心房價了,反正也買不起』,道出了目前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無奈。而對於因各種原因迫不得已必須買房的人來說,則會給自己甚至整個家庭帶來長期、沈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高房價容易助長經濟泡沫化。房地產業牽涉行業眾多,房價過高必然帶動上下游一系列產品的價格上漲,造成背離經濟發展基礎的『虛假繁榮』,使經濟泡沫化程度加劇。一旦泡沫破滅,房價大幅下滑,眾多行業將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應聲倒下。比如銀行的不良資產規模和比例將急劇增長,危及整個金融系統的安全,並進而對實體經濟帶來重創,甚至引發整個經濟的衰退。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就使經濟陷入長期的蕭條和低迷,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陰影還未散去。前車之鑒,教訓極為深刻。
高房價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少專家認為,房地產並不是一個對技術進步有明顯推動的行業,它的過快發展,會增加更多的高耗能產品需求,使我們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更大。高房價使實體產業大量資金紛紛向樓市轉移,必然擠壓其他行業特別是高新技術行業的資源分配、金融支持和發展空間,不利於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現在一些地方經濟增長主要靠房地產業帶動,財政收入主要靠賣地獲得,銀行收益和資產質量主要靠房地產抵押貸款,房地產業已成為許多城市的經濟命脈。這種過度倚重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長期下去將嚴重危害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高房價使內需增長面臨長期抑制。內需不振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高房價會對擴大內需產生嚴重的『擠出效應』。人們為了買房往往透支了幾十年的消費,使消費產生嚴重的結構性不足,過度消耗中低收入階層的購買力,抑制社會中間階層的擴大。
高房價將阻礙中國城鎮化進程。在城裡人都望而生畏的房價面前,農民要想在城市居有其所,更是難上加難。高房價無疑成為農村人口進城的『高門檻』,甚至成為比戶籍制度更大的『圍牆』,阻礙著農民進城的腳步。
高房價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房價的飆昇使開發商獲得巨額財富,也使那些收入高、買房早、買得多的群體財富增長加速,而其他一些群體則被擠出住房市場,從而使本來已經存在的貧富差距和各階層間差距拉大,引發了社會情緒的焦慮,成為造成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甚至加劇社會矛盾的重要因素。
因此,房價問題不單是經濟問題,也是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