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娜·查普曼
日前破獲的俄羅斯間諜所用的手段,大部分都是間諜的基本功,至少隱形墨水、短波無線電、脈衝發射、數碼傳送和解碼功等,都經受住時代和反間諜活動的考驗,歷久不衰,至今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都繼續在用。
曾任職美國務院和CIA特工13年之久,目前為國際間諜博物館歷史學者的史陶特(Mark Stout)說,『新手法並非就是最好的手法。有時高科技比一般手法有效,但有時卻很不合適』。以下五大基本功都是間諜必學:
●隱形墨水。在這次對俄羅斯間諜嫌犯的指控中,聯邦調查局稱嫌犯在傳遞情報時使用隱形墨水掩人耳目。雖然聽起來有點像孩童把戲,但事實上隱形墨水的應用在情報界已有近90年歷史。這種由特殊的化學物質制成的墨水在紙面書寫後會消失,只有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纔顯現。在美國政府的機密檔案中,就包括隱形墨水的配方。
●短波無線電。據稱俄羅斯間諜采用的短波無線電,與業餘無線電相似,能像說話一樣很好地傳遞情報。這種方式在冷戰時期各國間諜都廣泛應用。
●脈衝發射。這是一種叢發傳輸,將情報以非話語的形式發送,而且傳播速度更快,使監聽者難以鎖定發報者的位置。當情報接收方收到情報後,可調慢速度,這樣就可以正常收聽情報。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人就開始使用基本的脈衝發射技術。
●數碼傳送。這種間諜手段源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常規電臺播放一組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在二戰時期,英國廣播公司曾向法國士兵進行數字廣播,暗示敵人來襲或者下令襲擊。2006年,卡洛斯.阿爾瓦雷斯和艾爾薩.阿爾瓦雷斯被控在美國為古巴搜集情報,據稱兩人就是通過數碼傳送接收指令。
●解碼功。錯位密碼的應用可追溯到二戰時期,所指的是系統地打亂情報信息裡的字母順序。例如,『hello there』可能會寫成『eereltlhho』。這些密碼,以及破解密碼的技術手段,至今依然被政府列為機密。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