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18日下午,消防隊員在燒毀的儲油罐上查看,現場濃煙彌漫。16日晚,大連新港附近一條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起火,海面受污染。
天津北方網訊 昨日上午,遼寧省成立大連保稅油庫原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調查小組,將進行此次事故原因的調查、損失評估、責任認定等。經查,事故初步原因是原油儲油罐陸地管線在加催化劑作業時起火。
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說,海面上原油泄漏重災區達11平方公裡,輕災區50平方公裡,受影響面積將達到100平方公裡。
進展 海上漏油開始擴散截至昨日14時許,大連保稅油庫爆炸現場黑色煙霧逐漸稀薄,除了零星幾個點還在噴水降溫外,爆炸事故現場的消防官兵多數已經撤離。
昨日,最大的1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被燒毀,現場數臺消防車仍在向它噴水。據現場滅火專家介紹,這個油罐頂部是一個大圓鐵蓋,著火後,油罐裡面溫度很高,仍需不斷降溫,防止復燃。
在這個油罐東側10米遠,兩根輸油管線扭曲變形。大連市公安局副局長寧民說,這兩個管道即是引發大火的起始點。
在海上,前一天用沙袋毛氈隔離的一片漏油區開始向外擴散。據了解,油水擴散與海水潮汐和風向有關。
撲救 從外省急調400噸泡沫據了解,油管爆炸後,隨著原油泄漏流淌,火舌以極快速度蔓延擴大,火勢曾一度直逼旁邊存儲易燃易爆、劇毒的二甲苯罐區。記者現場看到,在被燒的10萬立方米油罐周圍,還有20多個同樣級別的儲油罐,中間相距不超過10米。
遼寧消防采用『先控制,後消滅』戰術,利用水泥和沙土圍堵外溢原油,設置移動水炮和車載水炮對受威脅罐體進行冷卻抑爆,采取泡沫噴射、沙土覆蓋等措施對起火管線和地面流淌火進行壓制消滅。截至前日15時,事故現場除少量管線和一個油罐外,明火已基本被撲滅。
遼寧省公安廳稱,遼寧公安消防用15個小時成功撲滅大火,關閉所有油管閥門,創造了世界火災撲救史奇跡。
這次撲救過程中,大連市消防打完所有存儲的消防泡沫,又從天津、河北、吉林、黑龍江等地緊急調運400多噸泡沫到達現場。
調查 調查組登外籍油輪調查昨日上午,遼寧省成立事故調查組,分別有安監、公安、監察、總工會等部門參與,下轄技術、管理、綜合小組,全面開始調查事故原因。
昨日下午,調查組對事故當日當班人員進行詢問,開始調查涉及的三四家企業。當日,調查組又登上『宇宙寶石』號外籍油輪,對相關情況進行收集。據大連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說,目前這艘油輪已被中方暫扣。
-探因
儲油區管線起火引事故昨日,大連市政府在關於此事故的匯報材料中稱,7月16日18時10分許,位於大連大孤山半島的大連保稅油庫一期(簡稱大連中聯油)倉儲罐區原油管道起火。
經初步調查,事故發生前,一艘利比裡亞籍30萬噸原油船『宇宙寶石』號在大連新港卸油過程中,原油儲油罐陸地管線在加催化劑作業時起火。事故發生後,『宇宙寶石』號油輪立即撤離。
起火的管線為直徑900毫米的原油儲罐陸地輸油管線,後引起直徑700毫米管線起火。兩根管線起火後,引燃旁邊10萬立方米原油罐。
另據遼寧省公安廳透露,消防官兵趕到現場時發現,一罐區泵房配電室遭到損壞,一時難以實施關閥斷料。經過12小時努力,17日6時,成功關閉漏油閥門,火勢得到基本控制。
(記者涂重航攝影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