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16日,椑南鄉麻灣村,發藥品的地方還散落著包裝盒。幾米之外,鄉衛生院副院長王翠芳正在接受采訪。
本組圖片/實習記者沈榮華
7月16日,四川內江預防服藥群體性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已經有4天。該事件於12日導致100多人出現不良反應,其中一名三歲女童死亡,死因為『用藥過量』。(新聞鏈接:內江服藥死事件:3歲雨珊最後說"我要覺覺了" )
16日中午,本報記者來到事故地點內江市椑南鄉,詢問事發當天的醫務人員,他們至今仍然對兒童應該服用的藥量一頭霧水。同時,大部分當事人還認為,主要責任不該由自己來負。
鄉衛生院副院長:我只是個護士,他是醫生他應該知道
鄉衛生院醫生:責任在上面來的專家,是他們定的標准
區疾控中心科長:上級怎麼指導我就怎麼做
副區長:現場的組織人員肯定有責任
市疾控中心主任:我要開會去了,不接受采訪
專題撰文/本報記者曾鳴 四川內江報道
7月12日,椑南鄉麻灣村143名村民被組織進行抗瘧服藥。組織發藥的專家團隊共有10人,包括內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4名、東興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3名、椑南鄉工作人員3名。
令人費解的是,該團隊雖然有10人之眾,卻一直沒有搞明白正確的用藥劑量。
10名醫務人員搞不清該吃多少藥
最開始,劑量被定為成人兒童均服4顆磷酸氯?片、3顆磷酸伯氨?片。椑南鄉衛生院副院長王翠芳和鄉衛生院防保員趙聰負責發藥。
在發放20人次之後,1名患有心肌炎的14歲兒童前來領藥,王翠芳和趙聰在請示領導後,被告知其兒童只服用4顆磷酸氯?片即可。
之後,領導再次告知,兒童所服的磷酸氯?片只需2顆。
在『一邊發藥一邊調整劑量』的同時,三歲女童孟雨珊已因『用藥過量』而無力回天。孟雨珊在當天下午6點多服下4顆磷酸氯?片,不到兩個小時後即死亡。
事實上,孟雨珊只需服藥一片即可。據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肖寧介紹,兒童適用氯?量應按照體重計算,每公斤體重只需服用8到10毫克,磷酸氯?片每粒含氯?為155毫克。
出院88人,每人可領1200元誤工費
據內江市東興區主管文衛的副區長餘崇威介紹,至16日,出院人數已達88人,尚有45人留院治療,其中16歲以下的兒童39人。
截至15日晚,已經有42名住院村民領到由椑南鄉工作人員發放的1200元『誤工費』後,出院回家。
在病情穩定的同時,事件的問責進展尚處於一片迷霧之中。餘崇威向記者介紹,目前東興區紀委和檢察院已介入事件的調查,重點調查對象則是發放藥物的醫務工作者,餘表示,被調查者主要涉及『疾控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防疫人員』,原因是『在現場發藥的時候組織不嚴密』。
對死亡女童孟雨珊的賠償問題仍在進行中。孟雨珊的父親孟明雄告訴記者,在14日政府提出13萬元賠償被拒後,目前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和他們就賠償事宜談過。
對話
王翠芳(四川省內江市椑南鄉衛生院副院長)
鄉衛生院副院長:我只是個護士,他是醫生他應該知道
瀟湘晨報:你是鄉衛生院的負責人,請問藥物發放的劑量是誰決定的?
王翠芳:區上的張委。開始,大人小孩一樣都發7顆。後來,碰到一個5歲小孩,我問5歲的小兒發多少顆,張(委)老師說一樣發,後來他可能自己去問了下市裡的領導,又說小孩只服4顆白的。最後遇到一個9個月的娃兒,我問張委,9個月的娃兒服多少,他再去問了下市裡的領導,說兩歲以下的娃兒不發,兩歲到十歲的娃兒服兩顆白的三顆紅的。
瀟湘晨報:那你現在知道到底吃多少是符合標准的嗎?都已經出了人命了。
王翠芳:不了解,我只是護士。鄉衛生院就是我和趙聰在發藥,他是醫生,他應該知道。
瀟湘晨報:省疾控中心的領導說,主要責任在你,你是鄉衛生院的副院長,是現場的負責人。
王翠芳:怎麼會,有高層領導來指揮我們發藥,承擔責任的怎麼會是我們,並且我們都不知道這是啥子藥,他們拿來就發,說明都沒拿給我們看。
瀟湘晨報:那你覺得責任該誰來負?
王翠芳:上面市和區兩級領導都在,我們都是聽他們的。我是護士,我不懂這個,趙聰是醫生,他專門負責防疫,他應該負責。
趙聰(四川省內江市椑南鄉衛生院醫生)
鄉衛生院醫生:責任在上面來的專家,是他們定的標准
瀟湘晨報:王副院長說,你是醫生,責任比她更大。你覺得自己應該負主要責任嗎?
趙聰:我覺得我沒得好多責任的。責任應該是上面的專家負。他們事先就把標准定好了,叫我們去發。
瀟湘晨報:是誰告訴你們大人小孩都這樣發的?
趙聰:張委科長,區疾控中心的。
瀟湘晨報:現在你知道三歲的小孩,按體重算,每公斤應該吃幾毫克嗎?
趙聰:不確定,8毫克吧。出事那天晚上我去上網查過,但這幾天沒睡覺,大家都找我,我又忘了。好像50毫克就是致死量。
瀟湘晨報:一片藥就有155毫克,50毫克怎麼可能致死?大人小孩的劑量應區別,這個是基本常識。
趙聰:當時說小孩和大人一樣,我覺得劑量大了點,我提出來了。我覺得這應該減量。
瀟湘晨報:那他減了嗎?
趙聰:沒有減。
瀟湘晨報:那你照辦了?
趙聰:他是專家啊。
瀟湘晨報:你當時的任務是什麼?
趙聰:就是按他剪好的分量發藥。
瀟湘晨報:可你是個有專業資質的醫生啊。
趙聰:這是個服從命令的問題……專家要我們發的。舉個例子啊,老師教課,要我們讀一,讀二,肯定老師喊啥子讀你就啥子讀啊。
瀟湘晨報:老師指著個『一』讓你讀『二』,你也讀『二』嗎?
趙聰:肯定讀『二』撒。他是個專家,我不是專家。
瀟湘晨報:知道吃四片會死人,你也會服從專家的意見,讓小孩吃四片嗎?
趙聰:不會。我不知道吃四片會死人。我們對藥性了解不透,對這個藥的毒性根本不懂。跟專家比,我們算啥子!我們只能懷疑自己的知識欠缺了。
瀟湘晨報:你覺得事情的問題出在哪裡?
趙聰:我們不應該完全相信上級的領導,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我們就是太相信專家和領導了。但我又想,如果不按照他們規定的劑量服,出了事情豈不是我承擔責任?
瀟湘晨報:領導們除了被請示,他們都做些什麼?
趙聰:市裡的領導坐在屋裡頭,有時候出來看下,叫我把那個紅色的藥保管好,防止村民拿去吃多了,因為它好像是甜的,味道很好。
張委(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疾控中心傳染病科科長)
區疾控中心科長:上級怎麼指導我就怎麼做
瀟湘晨報:你認為這個事情你應該負主要責任嗎?
張委:剛開始有省疾控下來,後來有市疾控專家在現場進行指導,我在裡面屬於職務最小的,不過還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瀟湘晨報:但你不是主要責任?
張委:對。因為這個方案是上面制定的。
瀟湘晨報:王副院長和趙醫生都說,發幾片是你告訴他們的。
張委:發幾片是市疾控中心制定的,我就是叫下面這樣執行。
瀟湘晨報:那你現在知道一個三歲的小孩應該服幾片嗎?
張委:不知道,因為我到這個科室來的時間不長。據說在幾年前有這樣一個量表,這幾天忙我也沒去看。現在不清楚。只知道要減量,具體減量多少不清楚。
瀟湘晨報:發藥那天你負責什麼?
張委:那個藥是整板的,我要把它剪開;然後,衛生院的人問我問題我就去請示領導。
瀟湘晨報:你主要就是剪藥和請示領導?
張委:因為這個事情比較大,所以市裡來了4個專家,我們單位纔來了3個。
瀟湘晨報:這些人裡面有沒有一個負責的?
張委:這個也沒有明確的。
瀟湘晨報:趙聰說大人小孩吃7片是你說的,你是聽誰說的?
張委:這個就是科室裡原來制定的,原來是搞預防性服藥,後來搞成假定性治療的時候,市疾控專家就說把劑量(7顆)打上去。
瀟湘晨報:當時你有沒有問,給小孩發藥要不要減半?
張委:這個我的確沒問。他們也沒有說。我對這個藥的情況不是很清楚,有市疾控專家在指導,他們那樣說了我就按照那樣的標准執行。
瀟湘晨報:為什麼後來不停地在改變用量?
張委:發藥20多分鍾之後,市疾控下來的四個當中的一個,叫張曉斌(音),他在門口,對房間裡面的其他幾個市裡面的專家說,小孩是不是用這個藥的量大了點。然後其中有一個人拿了說明書,他們幾個來看,看完了以後,其中一個專家就說,多了,就改為兩片嘛。
瀟湘晨報:你是有考資質的嗎?
張委:我工作18年了,但是我搞這個工作只有第5年,最近兩年纔負責。我原來是搞食品衛生執法。
瀟湘晨報:你現在覺得自己勝任不勝任當科長?
張委:還是不行。
瀟湘晨報:你會主動寫辭呈嗎?
張委:……我也有一定的責任,平時沒加強學習,出了事情。
瀟湘晨報:但是出事3天你還是不曉得吃幾粒啊?
張委:前天藥監局找了我去談,昨天又是有關部門找了我去談,一直在了解事情經過,坐下來的時間都沒有。
餘崇威(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主管衛生工作的副區長)
副區長:現場的組織人員肯定有責任
瀟湘晨報:該事件的問責什麼時候會有一個結果?差不多現場的每個醫務人員都說自己沒有責任。
餘崇威:現場的組織人員,肯定是有責任的。區紀委和區檢察院已經介入了,只有調查出來以後我們纔能說。但我們已經對我們轄區的醫務工作者和相關行業,進行了舉一反三,今後一定要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
瀟湘晨報:如何舉一反三呢?
餘崇威:今天上午,我們區的醫藥系統已經開了院長會,提出了責任心的問題,下來要層層落實,一定要強調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
瀟湘晨報:但我今天問了鄉衛生院的院長,問了鄉衛生院的醫生,還有區疾控中心的科長,他們到現在都不知道規范的用量是多少。
餘崇威:我覺得,他們應該知道,因為我就知道。這個氯?應該是按體重來吃,每一公斤,吃一毫克(這是一個錯誤的答案,餘副區長的用藥標准只達到了正確標准的1/10。——記者注)。現在這個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要亡羊補牢,把傷者的問題,把事故原因,處置好。
市疾控中心主任:我要開會去了,不接受采訪
瀟湘晨報:您好,我們是……
李靜(內江市疾控中心主任):不好意思,這個事情正在調查中。我不接受采訪,你要采訪,請去省宣傳部聯系接洽,他們同意,我們就回答問題。
瀟湘晨報:我只有一個問題,請問您知道一個三歲的小孩應該服多少毫克氯?嗎?
李靜:我要去開會去了,謝謝。
省疾控中心專家:現場每個人都有責任
瀟湘晨報:今天我問了那些發藥的工作人員,他們大多仍然不知道3歲死者孟雨珊應該吃幾顆藥。他們都說不是自己的責任,因為有更高級別的領導在現場。
肖寧(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每一個在場的醫生都有責任!雖然他們有上下級的隸屬關系,但是作為有資質的專業人員,他們都是有責任的。他們起碼應該具備一個常識,成人和兒童的劑量應該有所區分。這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事發現場的醫務人員相互推諉責任是沒有意義的。
瀟湘晨報:其中椑南鄉衛生院的王翠芳副院長說她只是個護士,沒有醫生資質。
肖寧:據我所知,她是有醫生資質的。
瀟湘晨報:請問,16歲以下的兒童,按體重算每公斤應服多少毫克氯??
肖寧:每公斤體重服8到10毫克。一片磷酸氯?片是155毫克。兒童用藥要根據年齡和體重遞減,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任何一個有資質的醫生,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成人劑量和兒童劑量肯定是不可能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