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磚家』又發超聲波,說什麼『當一座城市自有住房率超過50%,城市就會死亡』,『如果剛畢業的年輕人都能買得起房,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走向衰亡』。『如果沒有了房子在前面當追求目標,年輕人就會喪失實現目標的動力。』『想要人人居者有其屋,那是杜甫喝醉酒時說的話。』(8月3日《鄭州晚報》)
要說『居者有其屋』是杜甫的『醉話』,可真是冤枉了杜甫。當年杜甫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時,正值安史之亂,衣食不保,何談酒肉?而身處困境的杜甫,依然能夠推已及人,心系百姓疾苦,懷揣安居夢想,因此纔會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疾呼,纔會有『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之境界。
『居者有其屋』不僅是詩人杜甫的安居夢想,也是當下芸芸眾生的安居夢想,別說杜甫的話不是『醉話』,就是『醉話』,我們也百聽不厭。
反觀有些養尊處優的專家精英們,他們從來不會體味無房者的苦衷,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以至於他們的話一出口,就雷人、煩人甚至傷人。??他們的話不像『醉話』,倒像『胡話』。
說什麼『當一座城市自有住房率超過50%,城市就會死亡,國家就會走向衰亡』??純粹危言聳聽,據悉,目前發達國家自有住宅率大約在70%左右;發展中國家自有住宅率也在80%以上;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的自有住宅率為83%。以上數據均遠遠超過50%,也沒見哪個城市滅了,哪個國家亡了。
還說什麼『如果沒有了房子在前面當追求目標,年輕人就會喪失實現目標的動力。』??的確,有人曾指責80後是『最無志的一代』。可那不是因為『有房』,恰恰因為『無房』。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無房』就不能滿足『丈母娘的剛性需求』。所以,房價再高,也得想辦法買房。於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便淪為『被人家按在地上一層一層揭皮』的『房奴』。??而一個『房奴』的志氣又有多高?
一如『房子似鑽戒,窮人不該買』、『商品房是造給富人的』等雷人之語,說『居者有其屋』如何如何可怕,實際上都是在替人吆喝,助推高房價。
房子本來是生活必須品,人人『居者有其屋』是社會公平的基石。可現在,一些專家非要把生活必須品異化為奢侈品。因為,他們奉行的是『富者有其屋』,而不是『居者有其屋』。
而『富者有其屋』勢必會剝奪窮人居住權利,加劇社會階層的裂痕。因此,在筆者看來,人人『居者有其屋』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只有『富者有其屋』。??就憑這,專家們最好還是管好自己的嘴巴,免得再說『胡話』,傷害輿情。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