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伊莉諾?奧斯特羅姆稱,中國未來的發展千萬不要再走美國走過的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政策取捨,要汲取發達國家發展的教訓,避免過度消費,進行有節制的發展。中國的城鎮正在快速都市化中,要避免過度使用汽車。同時在都市規劃時必須避免重走例如像紐約市的老路,纔有可能讓國家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1.不同方式生產能源
奧斯特羅姆指出,中國現在利用許多創新方式在生產綠色能源,希望見到更多的發展中國家跟進並利用新的科技,利用不同方式來生產能源,來強化工業。她認為發展中國家減碳最大內部壓力部分來自心理不平衡,『不行,我們過去落後貧窮,現在的問題是由你們(發達國家)所造成,為什麼現在要叫我們減碳?』她指出,這是國際減碳協議困難癥結所在,一定要創新觀念,找出解決辦法。
2.別再依賴煤碳石油
她認為中國、印度的減排量不應該和發達國家相比。但同時,發達國家要協助和鼓勵中國、印度等國在使用能源或開發新能源時,不再依賴煤或石油,要多元化開發綠色能源。發達國家在管制減排碳總量時,要承諾不再繼續投資於傳統石化能源,而投資綠色能源的開發。而發展中國家也要承諾答應減排,同時投資新創綠色能源的開發。
3.集體行動制度演進
奧斯特羅姆的代表著作是1990年出版的《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是制度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著作。她一生致力於有關小型漁場、灌溉系統、牧場、森林及其他共有資源的利用等共同財產制度的研究。
奧斯特羅姆教授與先生創立的『政治理論與政策分析研究中心』,自1973年來吸引了許多亞非國家的研究生與訪問學者,也給發展中國家提供政策建議。奧斯特羅姆的研究曾引用蒙古草原、尼泊爾灌溉系統為例子,解釋使用者自行管理公共資源,有時比傳統的政府管理等方式更好。這種挑戰傳統思維的草根研究,顛覆許多人的想像,獲得實證的肯定,這是她榮獲諾貝爾經濟獎的主因。
4.援用多元中心理論
外界普遍好奇的是,奧斯特羅姆的共有財管理思維能否有助於解決全球暖化的急迫問題。對此奧斯特羅姆的反應毫不遲疑。她認為她所研究的多元中心理論,經過幾十年在不同國家的實證,可以援用解決這個人類最迫切的問題。但她也明白指出,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並沒有所謂的『萬靈丹』,各方都必須參與,而且必須要能照顧到公平、效率和可持續性這三個要素,這不是容易的事。與其空等待世界領袖談出方案,不如先從自身做起,共同致力減碳,也可以協助領袖尋求創新解決之道。
5.全球暖化危機不能再拖
奧斯特羅姆強調,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已經不能再拖。不管是個人、社區、鄉鎮、城市與國家,都必須把排碳的外部成本當成公共財概念。她說:『沒有這樣公共財產「天下一家」的概念,地球的未來令人擔懮,搞不好可能橕不過50年。』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