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1日,兩名環衛女工在世博園區值班。當日,上海酷熱難耐,最高氣溫超過38攝氏度,然而世博園區場館前依然人山人海,游客游興不減。截至當日,上海世博園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500萬人次。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新華網武漢8月4日電(記者吳植、尹平平)今年夏天已過去一半,高溫津貼在一些飽受高溫煎熬的地區卻仍未普遍落實,有的被打了折扣,有的成為『空頭支票』。
近日,『火爐城』湖北武漢迎來持續高溫天氣,白天最高氣溫直逼38攝氏度。記者在街頭幾個工地采訪露天作業的農民工時,發現他們對高溫津貼表示陌生。當記者試圖就高溫津貼相關事宜對某市政建設工程業主單位進行采訪時,遭到強硬拒絕。而在該工地上,幾位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屬則表示,單位給他們發放了一些防暑藥品,但是『錢沒多給』。
早在2007年,湖北省衛生廳、原省勞動保障廳、省安監局、省總工會就發出《關於轉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以下的(不含33攝氏度),應當向勞動者每人每天支付8元的高溫津貼,且須按實際工作日計算,不得計入最低工資。全年按7、8、9三個月發放。但該通知並未說明,如果企業沒有落實規定,將對其采取什麼樣的具體懲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