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午間話題關注日美可能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的事件。近來,日本媒體連篇累牘地炒作一些涉及釣魚島的消息,或者宣揚所謂的中國威脅論。19號,日本媒體在火堆裡又添了一把柴,拋出又一個爆炸性消息。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正計劃今年年底與美國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樣的日美聯合軍演矛頭無疑是直指中國,而且這種針對中國的日美聯合軍演至少是自從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所沒有過的行動,值得引起重視。下面我們首先來連線國際在線記者陳曦了解一下詳細情況,陳曦,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日本媒體是怎麼報道這個消息的。
演習模擬日本收復被佔領偏遠海島
記者:好的。19號,日本《讀賣新聞》一則未引述消息來源的報道說,美國和日本計劃在12月在與中國有爭議的釣魚島附近舉行聯合軍演。
報道稱,軍演將於12月在衝繩附近的大分縣及其他南部島嶼舉行。演習將模擬日本收復被佔領的偏遠海島。美國第七艦隊將參與軍演,而日本自衛隊則會派遣包括F15戰機在內的多架戰機和巡邏機,還將從衝繩及附近軍事基地抽調250名傘兵參與演習。目前,日本防衛省還未證實這一消息。主持人!
主持人:我們再來簡要地回顧一下,最近幾天來,日本媒體有關釣魚島等問題的一系列報道。日本共同社16號報道說,美國奧巴馬政府決定改變對釣魚島問題的表述方式,不再直接提及釣魚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以降低對中國的刺激。同一天,美國國務院主管公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勞利在一個新聞發布上,在遭到記者逼問的情況下被迫改口說,《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接著,日本《產經新聞》17日又報道說,日本政府決定在11月發表的《日美共同宣言》中,針對中國在東海的軍事威脅,要求提高日美探測中國潛艇在臺灣海峽活動的能力。19日,日本《讀賣新聞》稱,日美將於12月在釣魚島附近舉行聯合軍演。
日本防衛戰略向西南轉移
主持人:到目前為止,聯合軍演的消息還沒有得到日本官方的證實。實際上,那麼這個消息究竟是否可靠呢,下面我們來連線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先生。劉先生,您怎麼看這種消息,以及最近日本媒體一系列相關的報道呢?
劉江永:我覺得這種消息有可能並不是空穴來風,首先,今年日本的防衛省要在民主黨執政以後制定一個新的防衛計劃大綱,防衛計劃大綱是日本國防的總方針,一般來講,是5年到10年制定一次,本來這個防衛計劃大綱應該在2009年末,就是自民黨執政時出臺,但是由於2009年9月初,日本更換了新的執政黨,民主黨執政以後,就對原來由自民黨審議的防衛計劃大綱叫停,進行重新的研究,預計今年年底以前出臺。
下面,我談一下防衛計劃大綱和最近的一些消息的關系。這個防衛計劃大綱雖然沒有公布出來,但是從今年7月26日,也是《讀賣新聞》以及日本其他媒體的報道來看,這個報道是建議菅直人內閣在新的防衛計劃大綱中做一些有關防衛戰略的調整,過去日本在全國四個主要軍事部署:北海道、中部地區、靠西部地區、西南部(衝繩),報道是建議未來的防衛計劃大綱要調整這四個地區平均部署的習慣的做法,改為突出西南,把中心移向東海、釣魚島和臺灣,就是向西南重心轉移,這很顯然就是針對中國的,也就是說從戰後一直到冷戰結束,日本以防衛蘇聯為主要防衛戰略的矛頭改為逐步向中國轉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它怎麼纔能移過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要在日本政府相關部門內達成共識,第二個就是要有輿論的支持。
輿論炒作是為出臺針對中國的防衛計劃大綱做准備
主持人:那麼具體來講,為推動新防衛計劃大綱,在政府和輿論這兩方面,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劉江永:那麼從今年以來,日本的一系列中國威脅論,美國威懾論,這兩論在日本非常的盛行,這是一種政治輿論,就是要制造中國對未來的日本可能造成威脅,在海上,中國的海軍可能會對日本周邊海域構成威脅,中國經濟發展了,未來軍事可能強大起來,對日本來說是必須防范的;第二,日本自己單獨防范不行,還要拉住美國,跟美國一起來做,甚至還要拉上澳大利亞、印度等其他一些國家,共同對中國加以威懾,這就是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所設計的總戰略。
問題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而日本的民主黨政府,菅直人也好,還是原來的鳩山由紀夫也好,他們的內閣總體來說還是希望和中國發展戰略互惠關系,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他們都忙於如何鞏固自己現在的執政地位,比如說,9月份,民主黨要選舉黨的代表人,如果菅直人不能當選,可能就不能當首相了,所以菅直人很大的精力都是放在鞏固政權這一部分,如何協調黨內矛盾。而關於制定防衛計劃大綱,實際上要由官方的內閣長官、副長官這些人來具體負責,但現在看來,今年6月份,他們也剛剛走馬上任,很多事情我看他們還沒有真正內部協調好,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防衛省,原來的官僚,還有美國的硬派勢力,他們就在運作一個使得菅直人政府最終不得不接受的對中國很強硬的防衛計劃大綱,他們要阻止中國勢頭的發展,怎麼阻止,一個就是在輿論上進行炒作,這樣就可以在年末為防衛計劃大綱做一個輿論准備,如果一個勁往這方面制造輿論的話,可能即便出臺了一個針對中國的、重點在西南方向的防衛計劃大綱,可能在日本媒體也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可能就順利通過了,實際上是輿論和政策的一個運作。
中日關系可能出現『政冷經熱』的扭曲現象
主持人:那如果報道中的日美聯合軍演真的在年底如期舉行的話,您認為它將對中日關系產生什麼影響?
專家:我認為這個做法是不妥當的的,首先這不是建設性的,它是挑釁性的,第二,這種做法,在戰後以來,在我的印象中,從中日邦交1972年正常化以來,針對中國的美日兩國海上軍事演習可能還真是過去沒有的,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這就表明了日本未來的軍事矛頭要對准誰,從它的意圖來講,如果說中日兩國是戰略互惠關系,它不對中國構成軍事上的敵意的話,那我認為中日兩國是相安無事的,但是,假設以中國為目標,盡管它說是防御性的演習,實際上是一種挑釁、一種示威,就構成了日本未來和中國的戰略對抗,這樣就是一種扭曲的政策,就會帶來中日關系未來非常值得警惕的,就是在經濟方面,可能進一步加深互相依存,但是在安全方面,日本對中國的敵意在上昇,形成中日關系新的一種扭曲現象,政冷經熱的現象,當然這個政治不是由於歷史造成的,主要是由於安全保障,和中日之間的領土和臺灣問題等。
但是這個問題也不能孤立的看,因為有些事情看來雖然是小事,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演變成非常危險地結局,因為我們注意到這個地區既有釣魚島的領土爭端,又有海洋的劃分問題,還有日本的安全保障方面重心的轉移,還有臺灣問題,以及和釣魚島、臺灣問題相關的歷史認知問題。那麼搞的不好就會引起中國老百姓對日本的強烈的反感,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對中日兩國關系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主持人:好的。謝謝劉江永先生的分析。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