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題圖為霍東閣自造自騎的飛天自行車
霍元甲後代除習武外,還有不少能歌善唱、能寫善畫者。
霍元甲就善於拉二胡。有一篇題為《十六年來精武之略史》的文章,作者羅嘯敖。羅先生是很有威望的老精武人,有一段時間主管上海精武總會秘書處,《南溟精武大事記》便是由他主編。羅先生在文中說:『精武主要科學,注重拳術、音樂兩門。在創始時,先得一七代家傳絕技兼通音樂之直隸霍元甲先生,來滬組立精武體操會。』後面的文字在提到霍元甲被害後說:『霍先生死後無遺物,僅刀棒一二柄,胡琴一架而已。』由此可知,霍元甲不光武功絕倫,還精通音樂,善拉胡琴。刀劍與胡琴,都是他隨身作伴的心愛之物。
民國初年的《靜海縣志》中說,霍元甲溫文爾雅。可見,霍元甲本來就不是一介武夫,是一位有素養有儒家風范的武林大師。想起與霍家為鄰時,其後代老少中有不少能歌善唱者。霍元卿之子霍東富不但武功高強,而且是很有名氣的京劇票友,他的周圍經常圍攏著很多京劇愛好者,逢年過節與平常高興的日子,票友們就在他家唱一次『堂會』。他的兒子們基本都會拉胡琴,尤其小兒子霍寶亭胡琴拉得最出色。
霍元甲曾孫霍自清、霍自正都擅長拉二胡,會此道者還有霍西亭、霍竹亭、霍秀亭、霍俊亭諸人。在印度尼西亞泗水市采訪時得知,霍壽嵩之子霍公正及子女不但善唱,而且鋼琴也都彈得很好,女兒霍昱蓉4歲就開始學鋼琴,中學階段經常參加泗水市舉行的鋼琴比賽,先後獲得過十多次獎牌。去她家采訪,發現一個櫃櫥裡金光閃閃全是各種樣式的獎牌,那裡面大多是霍昱蓉的。霍自正之弟霍自健很會唱歌,多次參加演出。人生機遇如果走對勁,他該是個不錯的歌唱家。老人們說,霍元甲長子霍東章武功不如弟弟精,國畫畫得卻非常好。其孫霍公正在泗水也說,他父親霍壽嵩在世時經常說他爺爺畫畫得好,可惜沒能留下絲毫墨跡。受長輩影響,霍公正與孩子們也善畫,並留有不少畫作,可惜的是因搬家之故一時找不到。霍東閣長子霍亞亭的水墨畫《八駿圖》我是親眼看見的,那是一張沒完成的畫,已經畫成的馬活靈活現,圓潤而又飽滿,似要脫出紙跑掉一樣,還沒著墨的馬只是線條,更能襯托出畫完的馬的活脫。因當時看畫給我很大震撼,那情景至今難忘。
最顯多纔多藝的是霍東閣。霍東閣自幼聰敏過人,霍元甲甚愛,把他弄到天津城裡去上學。那時農村的孩子去城裡上學是稀奇事,少之又少,真正是鳳毛麟角,可見霍元甲對其抱有厚望。霍東閣不僅聰穎過人,而且生性好強,做什麼事都非要做出個名堂來。他武藝超群,更精於醫術,早在上海精武會任教時,感到要想根除『東亞病夫』的恥辱,發展體育固然重要,治人疾病亦不可輕視。從那時起,他就注意鑽研醫術。到南洋後,爪哇缺醫少藥的現象更促使他鑽研醫道,再加祖傳治外傷的秘方,使他很快成為當地較為有名的醫師。他的晚年,便是靠『東閣制藥廠』和掛牌行醫維持生活的。
霍東閣對國文鑽研較深,在上海精武總會任教的同時,他還擔任國文教員,在南洋吧城精武總會則是兼任國語主任。他還通書畫,據霍壽嵩之女霍麗娟回憶,霍東閣對著鏡子為自己塑石膏像,塑得極其神似,然後和自塑像合影,真假難分。至今,霍自正家仍保存著這張照片。
霍東閣在爪哇萬隆精武會時,曾成功制造過一輛飛天自行車。他經過多次試驗、研究,給自行車安裝上特殊設施和兩個大翅膀,終於得以飛上天空。霍東閣駕駛飛天自行車從天而降時,有人為他拍攝了珍貴鏡頭。現在,霍自正家中仍有這張照片。
為了宣傳『尚武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國術,加入精武會,霍東閣不惜動用存款購買昂貴的攝影機,並終於掌握了攝影技術。他親自動手,把精武會成員的十八般武藝全部拍攝下來,剪接成電影,起到了極好的宣傳作用,將眾多華僑子弟吸引到精武會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