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各水產市場紛紛自查『洗蝦粉』
吃小龍蝦吃出『肌肉溶解』?盡管南京疾控中心昨天已否定了是小龍蝦惹的禍,但是北京的小龍蝦市場依然受到影響,銷量下滑了7成多,有價格下降的苗頭;餐館小龍蝦的點食率也有所下降。
京深海鮮市場、晨剛立水橋海鮮市場等北京幾家水產品市場已緊急行動,針對市場小龍蝦來源和商戶是否使用『洗蝦粉』紛紛開始排查。初步檢查結果是,暫未發現『問題小龍蝦』。
海鮮市場 小龍蝦銷量減少7成近日南京曝出多人疑因食用小龍蝦引發橫紋肌溶解癥和急性腎衰,被懷疑是一些不法商販用一種名為『洗蝦粉』的化學品清洗惹的禍。盡管南京疾控中心出來表態,信誓旦旦地說這個病與『洗蝦粉』沒關系,可能是食客體質的問題。但是受小龍蝦事件的影響,北京立水橋海鮮市場小龍蝦商戶的銷量銳減達7成多。
『原來每天能賣200來斤,現在也就五六十斤,很多人現在不太敢買小龍蝦。』市場一位商戶對記者說,商戶們這幾天也在議論此事,不過在北京沒有聽說過用『洗蝦粉』洗刷水產品的情況。
市場工作人員張小姐也告訴記者,由於小龍蝦事件,目前該市場的小龍蝦價格已經有開始下降的苗頭。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京深海鮮市場和立水橋市場經營小龍蝦的商戶都不多,分別只有2至4家。京深市場昨天已對這些商戶進行排查,要求商戶出具小龍蝦的產地證明、進貨發票等。而立水橋海鮮市場更是每日派專人對銷售小龍蝦的商戶進行貨源、貨質的檢查,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市場堅決不允許洗蝦粉以及用洗蝦粉清洗過的小龍蝦進場,』市場負責人說。
簋街餐飲街 食客不敢點小龍蝦在以經營麻辣小龍蝦聞名的東直門簋街,多家餐廳均表示沒聽說過用『洗蝦粉』清洗水產品的。『真出了食品安全問題,不是砸了自己的牌子嗎』,有餐廳經營者介紹說,和其他蝦類產品一樣,小龍蝦的清洗一般用清水、刷子來洗淨,然後還要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燜、煮來確保熟透。
一位昨晚在簋街就餐的市民徐先生告訴記者,據他觀察,他所在的餐廳只有一兩桌客人桌上有小龍蝦,他聽到有顧客想點『麻小』時緊著追問服務生:『質量沒問題吧』,但是最後在朋友的勸說下,還是放棄了。
一位在自家餐廳悠閑地喝著茶的小老板,一點兒不擔心後廚還剩多少小龍蝦沒賣完。他對記者說,『麻小』早已不是簋街上惟一的招牌菜了,因此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簋街就宣布率先實行水產品市場准入。東城區食品辦要求經營水產品必須做到進貨臺賬和票據記錄齊全,被限期改正的餐館如果再次發現『水貨』來歷不明,將被罰款200元,沒有建立進貨制度的餐館最高可罰1000元。(記者楊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