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8月26日,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10位縣(市、區)“一把手”向湛江市委述職述廉,爲強化權力監督,湛江市將述職述廉情況通過電視、網絡直播,歡迎羣衆監督、網民“拍磚”。(新華社8月26日電)
幹部向上級述職述廉,是年終總結必有的項目。以往,這一活動一般在內部進行,主要評委是領導,最多由單位人員旁聽一下。既然是述職述廉,主要還是以彙報成績爲主,最起碼要讓領導知道自己幹了什麼,有哪些亮點和政績。
述職述廉通過電視和網絡直播,讓公衆能實時看到官員的發言,技術上完全不是問題,但用於地方黨政工作上,還不是很多見,應屬創新。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官員面對的“評審”一下子增加了不知多少倍,官員彙報的對象,不僅是上級領導,還有無數不知名的公衆。這些“一把手”們,即使平常再親民,出來進去也難免前呼後擁,享受被尊重、被服務的待遇,難免會有高高在上之感,時間長了,就不太習慣被監督的感覺,難免滋生“權力的傲慢”。現在,這麼多雙眼睛盯着,有了一種被監督的“體驗”,說什麼、以什麼樣的姿態來說,至少先要掂量一下。
其次,官員述職述廉,態度是否誠懇,內容是否真實,當地幹部羣衆最有發言權,也會有自己的判斷。湛江市述職述廉上百萬的點擊率,背後是成千上萬不知名的“觀衆評委”,這些“一把手”面對鏡頭的時候,正如湛江紀委書記張小剛所說: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真實。據稱,個別“一把手”已收到了一些“不稱職”投票。
當然,通過一次述職述廉,不可能發現全部問題,真正違法違紀的官員,也不太可能在這樣的場合“交代”。但至少,它反映了正確的權力倫理和向誰負責的問題,符合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大方向。
對於領導幹部、尤其“一把手”的監督,如果僅以內部監督爲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不敢、羣衆監督無門。腐敗到暴露之時,往往已經坐大,有人把這種情況比喻爲“養豬”,等到豬養大了,纔會被宰殺。腐敗的政治成本和社會成本被大大擡高。讓權力更多暴露在陽光下,做到像湛江市廉江市委書記許順所說的“監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官員習慣“被監督”,及早發現問題苗頭,也是對幹部的愛護、保護。
不過,述職述廉直播,還只是第一步,隨後的“打分”則更爲重要。領導幹部的得分情況,往往與政績考覈、考察幹部掛鉤,因此也是官員比較在意的。給幹部打分,誰來當“評委”、意見佔有多大比例,就變得舉足輕重。述職述廉直播,不能只讓大家聽聽拉倒,更要把更多公衆納入“評委”範圍,使幹部評分體現更大範圍的民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民主監督的威力。
湛江干部述職述廉直播的嘗試,如果實踐證明行之有效,還可以推廣到其他方面,比如干部公推公選、崗位公開競聘、兩會分組討論等,讓現代技術更多助力中國的民主政治進程。(丁永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