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何解決看病難?
對話津城三甲醫院院長
本期對話人物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 李玉明少將
如果把廣闊的醫療市場比作一個競技場,把我們醫院比作一個跨欄運動員,那麼技術水准和服務質量便是運動員的左腿和右腿,兩條腿不僅缺一不可,而且哪一條腿都不能短,也不能軟。很難想象一個跛足者能夠跳多高、跨多遠。
什麼叫以『患者為中心』,我認為就是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患者去做,寧可為難自己也不能為難患者,寧可辛苦自己也不能辛苦患者,寧可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患者。所有到我們醫院就醫的患者,都應當得到最優惠、最便捷、最有尊嚴的服務。
——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 李玉明少將
規劃: 打造醫療航母 面積增加140多畝
記者:這些年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發展的速度很快,新建的第三住院部大樓也已經啟用,醫院是否還有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醫院的規模、床位數是否還會有進一步的提昇?
李玉明:醫院已經規劃好了今後的發展方案,由於醫院旁邊的武警醫學院將整體搬遷至東麗湖,因此為醫院增加了140多畝的佔地面積,所以醫院計劃在5年內分三期完成改擴建的工程,屆時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將成為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醫療機構之一。
第一期工程其實目前已經啟動了,那就是拆除原有的辦公樓,興建一座17層的住院樓以及配套的醫技樓,使醫院的床位數增加近700張,使醫院總床位數達到1800餘張。第二期工程是在原來武警醫學院教學樓的位置新建門急診大樓和一座19層的外科大樓,使醫院門急診的就醫條件和就醫流程得到大大改善,外科大樓建成之後醫院總床位數將達到2700張左右。第三期工程是在原來武警醫學院操場的位置再建一座醫療用樓,使醫院總床位數達到3000張。
同時,醫院還將拆除現有的老門急診樓,在地下修建一座可容納2000輛汽車的地下停車場,滿足患者及家屬停車的需要,並對院內的環境進行綠化。除了硬件條件的提昇,醫院也在抓緊進行人纔引進工作,尤其是學科帶頭人。5年之後,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要從規模、硬件、專家隊伍等各方面都在天津名列前茅,成為天津名副其實的醫療航母。
強項: 重點提高常見病多發病救治能力
記者: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已形成了腦系科、心髒科等不少『拳頭品牌』,醫院今後還將重點發展哪些學科?
李玉明:我們醫院把增強常見病、多發病救治能力作為發展的重點,這裡面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腫瘤、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我們醫院就是要在這些『家常菜』中做出自己的特色。
正因為如此,醫院引進了神經內科、心內科、心外科、婦產科等多位知名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形成了學科優勢,構建起42個專科和『兩所、四中心』的學科布局。所謂『兩所、四中心』就是心血管病研究所、腦創傷與神經疾病研究所,骨科創傷中心、腫瘤治療中心、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燒傷整形外科中心。這裡面,心血管病研究所截至目前已完成冠狀動脈造影1.1萬餘例、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置入手術8000餘例,位居天津地區同級綜合性醫院之首;腦創傷與神經疾病研究所已治愈各類復雜疑難病癥3200餘例,2010年上半年帕金森手術例數全國首位。
今後醫院還將在糖尿病的治療上尋求進一步的發展,包括糖尿病本身以及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圍血管疾病、腎病、眼底病變等,形成一個學科群,整體提昇醫療水平。同時還有兒科疾病,醫院准備今後在院內建立一個專門治療婦女兒童疾病的院中院,再打造一個醫院的『拳頭品牌』。
解決看病難: 推出四項具體措施
記者:現在,看病難是人們普遍反映的一個熱點問題,醫院為解決這一問題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玉明:一是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做到限期整改。 二是實行住院患者一日三餐免費服務。從2007年6月份開始,我們醫院就投入數百萬元實行住院患者一日三餐免費服務,營養師不定期地到病房看望患者,討論飯菜質量、菜品設計,講飲食的注意事項。對於內分泌、腎病等特殊病種的病人,營養師還會給予治療性配餐,用食療配合藥療。這樣不僅解除了病人及家屬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了飲食在疾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加快了床位周轉次數。三是認真落實出院患者隨訪制度。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時,在住院登記處領取滿意度調查表,對經治醫師、科主任、護士長的診療護理工作以及病情告知與溝通方面進行評價,科室經治醫師定期詢問出院患者的康復情況。四是與社區醫院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協助提昇社區醫療水平,促進『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以進一步減輕患者費用。
解決看病貴: 給患者過度診療 費用醫生『買單』
記者:醫院在解決看病貴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玉明:醫院的首要職責是救死扶傷,『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我們醫院的莊重諾言。為了解決看病貴問題,醫院連續5年藥品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都控制在33%左右,遠低於衛生部規定的45%的參考值。為了達到這一比例,醫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多個病種實行單病種手術限價,對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髖膝關節置換術等22個病種實行臨床路徑,平均住院日從3年前的12.5天縮短至10.7天;每周全院大會通報門急診患者藥費佔醫療費用的比例,對比例高的首診醫師及科室提出批評,限期整改;限定各住院病區醫療收入中的藥費比例,每月統計,對超出上限的病區點名批評,並扣罰當月獎金;每月檢查門急診處方及住院患者醫囑,不合理用藥和過度檢查費用都由當事醫生自己『買單』,而且情節嚴重的還將暫停執業資質至少一個月。記者 徐楊 攝影 記者記者 許凱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