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根據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發布的公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成為今後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財稅、金融體制以及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將為這些目標的實現提供動力。
可以預見,在即將開始的關系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變革中,今後五年中國的財稅、金融政策將面臨調整、完善。事實上,在調整經濟政策的問題上,過去五年間中國已積累了不少經驗。
從2006年到2010年,根據經濟運行狀況,中國及時調整自己的財政稅制、貨幣金融政策,保證經濟快速增長、避免了大起大落;圍繞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國先是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發展、關停小火電機組,繼而啟動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和資源稅費改革。
財政、貨幣政策『保增長』
從2006年到2010年,中國經濟先是增長偏快甚至過熱、繼而增速下滑,最終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回昇向好。期間,中國的財政政策由穩健調整為積極;貨幣政策由穩健調整為從緊,繼而調整為適度寬松。
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之時,中國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從2006年到2008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以幾百億元的速度逐年收縮;從2006年1月到2008年6月,中國先後8次上調人民幣貸款基准利率、18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
最終,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銀行信貸投放增速放緩,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2008年9月國際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之時,中國迅速調整宏觀調控的著力點:從原先的『防過熱、防通脹』,調整為『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隨之轉向,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中國三次提高出口退稅率,五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暫免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
2009年,官方刺激經濟增長的力度更大:政府投資支出規模大幅增加,總額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得以實施。中央財政赤字比2008年增加了5700億元,企業和居民稅負減輕了5000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9.59萬億元。最終,投資的快速增長彌補了外需下降的缺口。2009年中國GDP增長了9.1%,率先在全球實現經濟回昇向好。
2010年,經濟刺激政策得以延續,中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央財政赤字達到10500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目標定為7.5萬億元左右。經濟增長的勢頭也得以延續,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了11.1%。
財政、貨幣政策『調結構』
在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高電價政策的基礎上,從2006年至今,中國一直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貸款。
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產品享受到的出口退稅空間,也越來越小。自今年7月起,中國取消了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稅。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針對外需回落重啟上調出口退稅政策以來,中國首次對這一政策進行反向調整。
今年6月,中國在新疆率先啟動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以節約使用資源。
本月,中央政府開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打算推行居民階梯電價政策。今後,中國將按照居民每月用電量的多少分為三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以促進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