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些大醫院求診困難,也給醫托們提供了可乘之機。 |
醫托團伙所設計的整個行騙流程非常嚴密,醫托據此流程操作,受騙患者一般很難解套。也就是說,患者只要與第一個醫托對上話,他基本上就被這個團伙控制住了。
醫托新招數:集團化分工騙患者
『涉案醫院具有正規資質,醫生具有中醫執業資格。這伙醫托行騙,一改以往的單兵作戰,采取了集團化、分環節作戰的策略。』辦案檢察官在接受采訪時說,『從騙患者前往醫院,到患者買完藥離開醫院,醫托全程緊跟,牢牢地控制著患者。』9月28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新型醫托詐騙案,本案的最大特點就是隱蔽性很強。
在本案中,北京聖豐醫院院長沈其林,他將診室承包給醫托頭目鄧聯細,鄧聯細負責組織大量醫托『潛伏』在京城各大醫院附近,騙外地患者到聖豐醫院就醫、購買昂貴的『特效藥』。案發後,警方查到聖豐醫院的流水賬是600多萬元,但由於受騙患者分布廣,取證困難,警方目前僅找到了38名受騙患者,他們一共被騙21萬元。
西城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起訴了這一團伙的5名犯罪嫌疑人。法庭上,除沈其林外,鄧聯細、陳龍江等其他4人均表示認罪。面對檢方指控,沈其林堅稱自己並不構成犯罪,『鄧聯細做醫托,我是堅決不同意、堅決抵制的。作為醫院院長,我負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而當公訴人通過出示證人證言的方式,將他的犯罪事實向法庭還原時,沈其林低著頭,嘴裡嘟囔著,卻沒一句有力的辯解。
專門約定『禁止醫托』
聖豐醫院的前身是俊傑醫院,兩家醫院的主要經營者均為沈其林。2009年3月30日,俊傑醫院因存在醫托等違法問題,被豐臺區衛生局注銷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聖豐醫院是2007年8月30日在工商部門登記成立的,俊傑醫院關門不久,沈其林便向衛生局申請了聖豐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09年7月2日,聖豐醫院獲批營業,經營地點與俊傑醫院為同一地點。
聖豐醫院獲准營業後,賺錢心切的沈其林找到了昔日的合作伙伴『醫托聯系人』鄧聯細。經過商談,沈其林將醫院的中醫科對外承包給了鄧聯細,雙方簽訂了承包協議。在簽訂的承包協議中,鄧、沈二人還專門約定了『禁止醫托』。內容為,一旦鄧聯細僱傭醫托的行為被衛生部門發現並作出處罰後,沈其林就會對鄧聯細處以5000元到2萬元不等的罰款。
有著十幾年醫托經驗的鄧聯細當然不會遵守『禁止醫托』的所謂約定,而是將聖風醫院中醫科變成了醫托的天下。鄧聯細將手中的中醫科診室承包給其他醫托頭目。這些診室承包人再聘用已退休的醫生,或是兼職醫生在醫院坐診。在一切准備就緒後,鄧則組織大量醫托『潛伏』在京城各大醫院,騙外地患者到聖豐醫院就醫、購買昂貴的『特效藥』。
這個『特效藥』到底是什麼
作為診室承包人的陳龍江坦言自己並不清楚『特效藥』是啥:『我只知道所賣的「特效藥」是一種散劑,沒有固定的名稱。病人藥方上寫的藥名是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隨意起的。比如活血通絡散、生肌散、壯陽散等。』據檢察官介紹,不但開藥的醫生、賣藥的醫托不清楚,就連相關部門也沒有檢測出它是怎麼合成的。
為避免患者識破『特效藥』實為無效藥的騙局,醫托還會試探患者身上所帶錢財的數量,確保患者付完藥費後,只剩了路費,無法再去其他醫院就診。
逃避有關部門的檢查,醫托們也有一套。醫托當中有人負責站崗放風,放風的醫托在有關部門到院檢查之前,會及時通知院中的醫托逃跑。就這樣,醫托團伙在合法行醫資格的掩蓋下,欺騙了全國各地的患者無數。
不會遇到了醫托吧
最終多名受騙患者的報警,讓聖風醫院走入了警方的視線。
2009年,受害人於先生4歲的兒子突然發病,他帶著兒子跑遍了當地各大醫院,都未能確診。他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帶著兒子來到了北京,期待兒童醫院的大夫能治好兒子的病。8月28日,當他們來到北京兒童醫院大門口時,一個身穿保安制服的人朝他走來。『保安』對他說:『要掛號,必須先到北門登記。』初次來京,不懂醫院規矩的於先生只好照著『保安』的指點去做。
待他來到北門,另一名身穿保安制服的人又對他說:『醫院總部的號已經掛到九月份,你現在在總部看不了病,你去我們醫院的分院聖豐醫院看病吧!』
當於先生問聖豐醫院怎麼走時,一『患者家屬』過來搭腔了:『我正好要帶著孩子去聖豐醫院復診,你跟著我走吧。』
同行路上,『患者家屬』稱,自己的孩子和於先生的孩子得了一樣的病,在兒童醫院沒有被治好,反而是被聖豐醫院的王大夫治好的,他建議於先生直接找王大夫看病。
於先生聽了『患者家屬』的建議,就掛了王大夫的號。王大夫很快確診了於先生的孩子患有『外傷性關節炎』,隨後,他的助理告訴於先生:『有一種特效藥,吃完病就好。』於先生趕緊掏錢買了這種藥。
從聖豐醫院出來後,冷靜下來的於先生回想在聖豐醫院看病的經過,覺得一切太順利了,有點不可思議。突然間,他想起來京之前有人跟他說過,去北京看病要小心醫托。他纔想到:『我不會遇到了醫托吧?』
於先生趕緊上網,輸入『聖豐醫院』後,查到了不少留言,都稱『聖豐醫院是騙子』。之後,他又來到了兒童醫院,看到了那名『患者家屬』還在醫院四處走動。最後,他又給兒童醫院打了電話,確認聖豐醫院根本不是什麼下屬分院。確定被騙後,他即刻向公安機關報了警。
2009年9月,公安機關在接到患者家屬於先生等人舉報之後,開始立案調查。他們發現聖豐醫院的醫托多達上百人,且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最終,鄧聯細、沈其林等人在聖豐醫院慶祝『院內無醫托』的大會上,被公安機關抓獲。
醫托們精心設計圈套
在醫托頭目落網後,他們道出了行騙手法。聖豐醫院醫托團伙所設計的整個行騙流程非常嚴密,醫托據此流程操作,受騙患者一般很難解套。也就是說,患者只要與第一個醫托對上話,他基本上就被這個團伙控制住了。
北京各火車站、兒童醫院、積水潭醫院等知名醫院,是聖豐醫院的醫托尋找行騙對象的主要地點。他們一般會選擇與外地來京看病的患者搭訕,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所得的是慢性病,在北京也沒有親屬,醫托就會繼續行騙。通常情況下,醫托會佯裝成病愈的患者,向欲就診的患者謊稱自己在聖豐醫院被醫術高明的老醫生治愈了。如果患者半信半疑,此後會有幾撥醫托輪番上陣,扮演不同的角色誘導其前往聖豐醫院看病。
待患者到達聖豐醫院後,又會有醫院裡的醫托坐到患者旁邊,稱他與患者患有相同疾病,就是在該醫院被治愈的,今日前來復診。
待患者進入診室後,除了醫生,他還會看到一名自稱為醫生助理的人。醫生助理一般會向患者吹噓,這位坐堂醫是某研究院的名醫、教授,並對患者說:『遇到了這樣的醫生是你的福氣。』據檢察官介紹,於先生就是這樣一步步地陷入了醫托精心設計的圈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