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在線11月19日訊
『三天前就從收音機裡聽到說大蒜降價三成,可我們這裡沒見多少動靜。』這幾天,杭州艮山農貿市場的乾貨攤主趙女士一直在揣摩著大蒜的事。她手頭的大蒜,目前還在9元/斤的『高位』上。大蒜價格回落的消息讓她有點糾結,是不是該早點把手裡的蒜賣掉?下次去進貨時,進價會不會下來一點兒?
同樣聽到消息的杭城馬大嫂們也在琢磨,『蒜你狠』是不是終於『狠』到頭了?記者調查後發現,這兩天在杭城的農貿市場和超市裡,大蒜的價格仍高居在10元/斤左右,暫未有回落現象。等中間商手裡的『高價貨』出手,蒜價纔會不那麼『狠』。
[批發源頭] 金鄉大蒜價格下跌兩成昨天,記者在大蒜網上看到,金鄉大蒜的最新報價,除去最高的『級蒜』6元/斤和最低的庫內鮮蒜3.3元/斤,其餘均在4元/斤到5元/斤。
『這幾天又有一些回昇,總體來說呈波動下跌態勢。』素有『中國大蒜之鄉』之稱的山東省金鄉縣縣長劉鵬告訴記者,近期大蒜價格確實有回落。他向記者舉例說,5個瓣的大蒜,現在價格是5.3元/斤,今年最高時候的價格是6.5元/斤,相比下跌了1.2元,降幅約20%。不過與去年同期3.2元/斤的價格相比,還是偏高的。
金鄉縣大蒜采購商、志盛冷藏公司程經理告訴記者,最近,從該處發貨出去的大蒜批發價每斤在4元至5元。在此之前,大蒜批發價是每斤五六元,而在今年大蒜價格最高的時候,他家的大蒜批發價一度飆昇到每斤七八元。
價格下落蒜商減少進貨程經理告訴記者,下級批發商從這裡批發好大蒜運到浙江,一般要加上0.2元/斤的運費,再加上一些利潤轉銷給浙江地區的市場。不過,這段時間,因為大蒜價格的『高位運行』,使得各地的批發商變得謹慎,上金鄉去拿貨的少了。『本來浙江來這裡拿貨的就不多。現在價格下來了,就更少了。』
劉鵬說,當初那批以3元/斤左右的價格進貨的批發商,現在看來還是賺錢的,不過,要是進貨價格在4—5元/斤的客商,因為還得搭上冷藏、運輸、人工等費用,恐怕就要賠錢了。『不要說是浙江的客商,全國各地的客商都受到影響。現在很多客商都准備出手,拿貨的很少。』
元旦春節蒜價還會往下掉劉鵬分析認為,此次蒜價下跌原因是因為當地蒜農預留的蒜種過多,現在一部分蒜種回流到市場,市場供應量增加,價格自然就下來了。另外,上半年大蒜長期高價位使得出口訂單減少了,國內市場銷售量也比原來少了。
『這個價格是該掉了。』程經理感嘆說,以前他這裡每天出貨5000噸,現在下降到3500噸至4000噸。『銷售量差不多減少了三分之一。大家都有點擔心了,價格就下調了。』
『這個大蒜價格太不穩定了,低的時候幾毛錢一斤,高的時候又十來元。現在是該掉價的時候了。』據蒜商估計,銷售量持續下降,加上蒜種的補貨,到元旦春節蒜價還會繼續下掉一點。
[零售環節] 賣蒜的攤主想盡早出貨『三天前我們就從收音機裡聽到說大蒜降價三成,可我們這裡沒見多少動靜。』艮山農貿市場乾貨攤主趙女士說。
『我們從批發商那裡拿的貨是七八元一斤,賣9元/斤,市場裡有的還賣10元/斤。』趙女士說,批發商給的價沒有跌下來,他們零售價也就下不來。
趙女士天天看新聞,知道國家正在采取措施控制物價。物價回落她也高興,但她手裡還有一批『高價蒜』,現在就擔心蒜價變動的『時間差』會讓她賠本。在零售價跟著回落之前,『高價蒜』早點賣完,她早點安心。
華潤萬家超市蔬菜采購經理周萍告訴記者,現在該超市從杭州的批發市場買來的大蒜一斤要10元,零售市場每斤11—12元/斤。跟最瘋狂的時期的蒜價相比,批發價便宜了一元左右。
為什麼批發源頭大蒜價格已經下來了,杭城的大蒜價格卻下不來?
一位做大蒜生意的商家告訴記者,蒜商現在賣給零售環節的大蒜都是在高位的時候進來的,蒜商一旦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賣,就會賠本。現在蒜價出現了下降的苗頭,批發商也有點急,想趕在零售價下來之前,早點把手裡的高價蒜『出貨』。這位人士說,他聽說有的蒜商現在進到了一批只要3.5元/斤的貨,但這批價格便宜的大蒜,至少得等到高價進來的貨賣完了,纔開始進入市場。市民想吃到便宜大蒜,還得等一段時間。
[消費終端] 蒜泥菠菜有望結束『瘦身』近些天,大蒜價格從前一階段的8元/斤,下降到6元/斤。不過這個價格仍高於往年同期。杭城餐館老板頗為無奈,期盼著蒜價早點回歸原位。畢竟輔料的成本價水漲船高,無疑也擠壓了每道菜的利潤空間。
大關小區附近的川菜館裡一道普通的蒜蓉燒魚,大蒜用料從80克—150克不等。按店老板的預算,這類調味輔料的成本價不超過0.25元,有時還可以忽略不計。『但到了今年夏天,大蒜、麻椒的價格就像坐上了火箭,一刻也剎不住。可麻椒、大蒜都是川菜的主要原料,再貴我們也得買。』川菜館老板程國偉無奈地決定,給蒜蓉菜『瘦身』——一盆香辣牛蛙從2兩麻椒減少到1兩—1.5兩,大蒜用量減少到10克—15克。
『杭州雖不比北方,大蒜使用量不高,但現在館子店裡大蒜用得多了。』杭州酒家負責人胡忠英告訴記者,老底子杭州人家只有每年端午節的一道『蒜泥白切肉』纔會用上大蒜。但如今,幾乎家家餐館的菜單的素菜必有一種做法是用蒜泥做的。胡忠英打了個比方,『比如燒一盤蒜泥菠菜,餐館裡賣十多元一份。蒜價貴了,大蒜的用量就不能超過20克。不然,店家的利潤就薄了。』
●背景 儲備農產品密集投放從經常性投放市場的儲備小麥、儲備稻谷,到下半年以來接連投放市場的儲備棉花、儲備糖——國家儲備農產品密集投放,能否緩解部分農產品市場供應緊張態勢,對『漲價快車』產生良好的制動減速作用?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國家儲備農產品的投放,對於緩解市場供應緊張局面和平抑價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畢竟只是短期和臨時性的措施,要實現當前商品市場特別是農產品物價穩定,還需短期措施和中長期措施相結合、行政與經濟手段雙管齊下。
游資炒作一直被視為導致本輪棉花、糖價格飆昇的重要因素。正因為如此,今年國家在儲備棉、儲備糖競拍時都考慮到了這一點。按照規定,參與競拍的都是生產加工企業,流通企業不在其中。這就相當於設了一道『防火牆』,防止游資之火殃及儲備農產品的競拍。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將流通企業拒之門外,但不排除有資金緊張的加工企業帶著流通企業的錢進場,競拍成功後分享利益的可能。
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針對今年農產品價格上漲較快的現象,除了加強對貨幣流動性的管理外,應繼續完善農產品價格和產量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農產品價格的監管,建立更多的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更好地發現和平抑價格,同時完善網絡信息平臺,使市場需求和價格信息交流更加順暢,『在確保糧食供應安全的情況下,讓市場來決定大多數農產品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及終端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