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明年起,老廣在省內一家大醫院掏錢做了CT、核磁共振等檢查,到省內另一家同級醫院看病時可望不必花『冤枉錢』再做一次同樣的檢查。
昨日(11月23日),省衛生廳發出《關於開展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要求廣東省人民醫院等52家首批納入互認范圍的三級醫院,從2011年1月1日起實行醫學檢驗、影像檢查項目結果互認。
首批納入互認范圍的52家三級醫院,有24家在廣州地區,幾乎佔了『半壁江山』,包括省、部、市屬不同類型,中山大學8家附屬醫院全部入選。其他20個地市中,除了汕尾沒有三級醫院,其他每個地市基本各有1家實力最強的人民醫院或中心醫院入選。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大市中,汕頭有4家醫院入選,深圳、湛江各有3家,韶關、珠海各有2家。
省衛生廳首批選擇了穩定性好、質量能夠監控和費用較高的六大類項目進行互認,以後將逐步擴大互認項目。六大類檢驗、影像檢查互認項目有:(一)臨床生化: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二)臨床免疫:甲狀腺功能測定、腫瘤標志物等;(三)臨床微生物:細菌分型;(四)臨床血液和體液及各類涂片細胞學檢查;(五)普通放射性檢查,包括普通平片、CR、DR;(六)使用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檢查項目,包括PET-CT、PEI、SPECT、CT、MRI、DSA等。
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表示,實行醫學檢驗、影像檢查項目結果互認,將有利於合理有效利用醫療資源,降低病人就醫費用,簡化就醫環節,改善醫療服務。省衛生廳要求,各市衛生行政部門積極、穩妥地推進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工作,要在轄區內組織開展二級以上醫院的互認工作,並做好與三級醫療機構互認工作的銜接。
新政能否遏制『重復檢查』?市民:醫生仍有很大決定權,易鑽空子醫院:影響收入,或遭變相抵制
市民呼喚多年的『檢查項目結果互認』,終於邁出第一步。新政能否遏制『重復檢查』、緩解『看病貴』?
據了解,這項工作是衛生部今年強力要求推行的,黑龍江、湖南、福建等省份近期已經啟動。不少廣州市民在表示期待的同時也有懮慮,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記者發現,廣東此次規定有7種情況可不列入互認范圍或不受互認限制:一是因病情變化,已有的檢驗、檢查結果難以提供參考價值的(如與疾病診斷不符合等);二是檢驗、檢查結果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變化幅度較大的;三是檢驗、檢查項目意義重大的(如手術等重大醫療措施前);四是檢驗、檢查結果與病情明顯不符的;五是急診、急救等搶救生命的緊急狀態下;六是患者或其親屬要求做進一步檢查的;七是其他符合診療需要的不可預測情形。
廣州市民黃伯認為,這個規定仍然給予醫生很大的決定權,政策彈性很大,容易被鑽空子。一些檢查特別是生化檢查,變化較快,若醫生以病情變化為由,提出要患者重新檢查,患者敢不做嗎?
廣州一位資深醫院管理人士透露,目前政府對醫院投入很少,檢查費佔醫院整體收入三成到五成之間,如果嚴格執行『檢查結果互認』,醫院收入勢必大受影響,不排除一些醫院會以各種理由消極或變相地進行『軟抵制』,患者看病負擔仍難減輕。
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也坦承,『檢查結果互認』只是遏制醫院『大檢查』的一個重要措施,只是治標,實際效果仍需觀察。根本之道仍在於解決醫院的籌資機制問題,政府要切實加大投入和監管,以切斷醫生開『大處方』的利益鏈條。陳楓粵衛信
52家三級醫院名單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眼科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口腔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廣東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汕頭市中心醫院、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粵北人民醫院、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河源市人民醫院、梅州市人民醫院、惠州市中心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江門市中心醫院、陽江市人民醫院、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湛江)、湛江市中心醫院、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湛江)、茂名市人民醫院、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潮州中心醫院、揭陽市人民醫院、雲浮市人民醫院(記者/陳楓通訊員/粵衛信)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